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论篇①天地之道
【byb.cn XJ】 前一篇,我们解读了金匮真言论,它主要讲的是五行、五脏和五味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而本篇是《黄帝内经》的精髓之中的精髓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习中医,其实只要掌握两条主线就行,一是经络,二是阴阳。而本篇就是论述的阴阳之道理。
先解读题目吧!阴阳为何物?很多人片面、机械地理解阴阳。其实,阴和阳既是固定的,又是变化的。如果你只把它理解成固定的,或者只理解成变化的,都是不妥的。比如,地为阴,天为阳。而天地之间却并没有确定的边界,有时天地就是融为一体的,你说哪个为阴,哪个为阳呢。自然界如是,人体也一样,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互依托,相互转化。说完阴阳,再说说应象,应,相应、反应;象,气象、现象,所以,阴阳应象,就是针对世间万物阴阳变化反应出来的现象。
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论篇①
学中医,不像学西医,有标准答案可以遵循,死记硬背按照做就行了。中医的精髓在于悟,因此,每个医者对自然、社会的感悟都是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医道,医术的高低也就自然而显现了。因此,本篇,对于所有对中医有兴趣的人,都要认真去阅读,去感悟,再强调一遍,就是“悟”!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6阴阳离合论...09-3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2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1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0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4金匮真言论09-02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3生气通天论...08-2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3生气通天论...08-1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2四气调神大...08-12
- [事件]五国积极应对“牙病潮”10-13
- [事件]两类高血脂会遗传10-13
- [事件]流鼻血也可能是大病10-13
- [事件]重要的事也别反复说10-12
- [事件]情商就是转换角色的速度10-12
- [事件]人类自慰的八个原因10-12
- [事件]尿酸高 性能力差10-11
- [事件]疾病根源跑不出五脏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