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

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8-29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慢性炎症侵袭 三高持续刺激 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一病区副主任医师 宋 莹 □孙鹊云

  《生命时报》 2025-07-25 第1915期 第17版


  近年来,随着颈动脉超声等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发现存在动脉斑块。很多人因无患病症状而放松警惕,殊不知斑块可能在悄悄恶化。国际期刊《放射学》近日发表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在对1500名颈动脉斑块患者追踪5年后发现,大多数稳定斑块最终会演变为成分复杂的高危斑块,为大众敲响警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视为血管内壁的“小垃圾堆”,其形成需要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是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危险因素长期损伤血管内皮;第二步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从损伤处侵入血管内皮下;第三步是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聚集,吞噬胆固醇形成泡沫细胞,最终形成脂质池。一般来说,稳定斑块纤维帽较厚、脂质核心较小,可理解为斑块“皮厚馅小”,结构相对牢固。但如果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会逐渐转变为含多种不稳定成分的易损斑块。这类斑块通常“皮薄馅大”,极易破裂,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成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直接元凶。

  导致斑块恶化的“元凶”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持续性高脂血症,因为坏胆固醇会不断渗入血管壁,加速脂质核心扩张。二是高血压,持续血压冲击容易损伤血管内皮,并加剧纤维帽变薄。三是慢性炎症,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后,会导致脂质池进一步扩张,炎症因子可导致纤维帽降解,促进斑块不稳定。四是糖尿病,高血糖会使坏胆固醇更易氧化,并被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五是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加剧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

  血管超声具有无创性特点,常作为外周动脉评估的首选方法;针对心脑血管的评估,可选择注射造影剂的增强CT;高分辨核磁共振可进一步精准分析斑块成分、脂质核心大小以及纤维帽厚度。目前认为,高危斑块破裂风险较高,需要即刻引起重视。极高危斑块可能需要及时介入治疗,以免发生心脑血管急性血栓事件。

  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明,斑块可防可控。无论是低危斑块的早期干预,还是高危斑块的强化管理,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若粥样斑块相对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提示,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斑块进展,缩小非钙化斑块体积。标准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管理,需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制订不同的血脂控制目标,必要时辅以抗炎(如小剂量秋水仙碱)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同时建议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坚持日常体育锻炼并保持理想体重;减轻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