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风险榜 血脂责任大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心梗风险榜。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泵,为这个泵提供能量的是冠状动脉里的血液。当这条“供能管道”被堵塞时,就会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心肌梗死。
①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心梗最危险的风险因素,63.7%的心梗患者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指的是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过高。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梗。中老年人和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轻度血脂异常者,建议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进行干预。重度异常者,需服用他汀类药物。
②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41.5%的心梗患者伴有2型糖尿病。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管理血糖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同时,定期检查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
③肥胖。肥胖也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8.9%的心梗患者属于肥胖者。肥胖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问题,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这些都是心梗的诱因。减肥是对健康最好的投资,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带来的风险。
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心梗患者中占比达26.7%,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管壁承受更大压力,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控制血压是预防心梗的关键措施之一,建议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减少盐分摄入、戒烟限酒等。
除了上述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外,了解心梗的早期症状同样重要。心梗的早期症状包括胸痛、放射性左上肢痛、牙痛、背痛、胸闷喘憋、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特别是那些已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高危人群应做好以下几点:1.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2.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会识别胸痛、呼吸急促等心梗的早期信号。3.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住院医师 冯 龙 □副主任医师 杨 赓
《生命时报》 2025-07-29 第1916期 第17版
①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心梗最危险的风险因素,63.7%的心梗患者存在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指的是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过高。长期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梗。中老年人和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轻度血脂异常者,建议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进行干预。重度异常者,需服用他汀类药物。
②2型糖尿病。研究发现,41.5%的心梗患者伴有2型糖尿病。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管理血糖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同时,定期检查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
③肥胖。肥胖也是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8.9%的心梗患者属于肥胖者。肥胖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问题,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这些都是心梗的诱因。减肥是对健康最好的投资,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带来的风险。
④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心梗患者中占比达26.7%,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管壁承受更大压力,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控制血压是预防心梗的关键措施之一,建议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减少盐分摄入、戒烟限酒等。
除了上述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外,了解心梗的早期症状同样重要。心梗的早期症状包括胸痛、放射性左上肢痛、牙痛、背痛、胸闷喘憋、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特别是那些已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高危人群应做好以下几点:1.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2.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会识别胸痛、呼吸急促等心梗的早期信号。3.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等。
有关【心梗】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心衰患者几乎人人腹胖08-30
- [事件]心梗风险榜 血脂责任大08-30
- [事件]当代老人身脑更年轻08-30
- [事件]吃饭太快招来疾病08-29
- [事件]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08-29
- [事件]乳癌偏爱痰湿体质08-29
- [事件]三伏天最耗阳气08-28
- [事件]热夜增多折损健康08-28
最新文章
- [事件]心衰患者几乎人人腹胖08-30
- [事件]心梗风险榜 血脂责任大08-30
- [事件]当代老人身脑更年轻08-30
- [事件]吃饭太快招来疾病08-29
- [事件]斑块悄咪咪地在变坏08-29
- [事件]乳癌偏爱痰湿体质08-29
- [本站]用可穿戴设备记录睡眠08-28
- [事件]三伏天最耗阳气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