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傅佩荣:千万不要再误会孔子歧视女性

傅佩荣:千万不要再误会孔子歧视女性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2-3-29 08:49
【分页导航】

 

  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这正是“有教无类”的心怀与抱负。

 

  有个新闻,说某地把一个总是办补习班收钱的老师处分了,老师不服,用孔子说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给自己正名。“孔子说,自己带了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 ”孔子好像成了个开补习班的,你只要交学费,我就教。这种说法倒是常见到,连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说孔子还是比不上希腊的圣贤苏格拉底,为什么?因为苏格拉底教学生不收学费,并且严词批评别人收学费;但孔子是收学费的,而且公开声明:“只要交了学费,我是没有不教的。 ”冯先生还加了一句,说这也不能怪孔子,因为生活总是要维持的,教书收费无可厚非。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在仔细搜集了各种资料,认真研究之后,我发现大家其实冤枉了孔子。因为这里所说的“束脩”并不是指肉干,而是指可以“行束脩”之礼的人,也就是十五岁以上的人。换言之,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诲。这正是“有教无类”的心怀与抱负。至于实际是否带着肉干这样的薄礼,反而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了。“自”这个字在《论语》里出现了二十次,其中十次当作“从”讲,譬如“有朋自远方来”,从远方来。还有十次作为反身动词的主词当“自己”来讲,譬如自道,说自己;自辱,侮辱自己。而且古代不像今天有月历年历,很容易知道今年几岁。古人更在乎的是你是否经过了某一个阶段,譬如女孩子十六岁要行及笄之礼,头发束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她准备嫁人了。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行束脩”则是贵族子弟十五岁上大学时要送十束肉干,后来就用来代表十五岁。孔子自己没有机会念大学,他到处访求名师指点,最后卓然有成,推己及人,回馈社会,公开宣布十五岁以上我没有不教的。他要求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又怎么可能大声宣传自己要收费教徒呢?

 

  还有一个理由,《论语》是孔子的学生编的,如果这句话真有“收肉干”的负面意思,恐怕会被删掉。况且他有弟子三千,每人送十束肉干,就是三万束肉干,怎么吃呢?很多人说,那孔子不收肉干,他生活怎么办?孔子年轻时做过一些基层公务员工作,管过仓库、牧场,后来主要的生活来源是替别人办丧事,办丧事在古代是一种高尚的行业。所以孔子有他的生活资源,这一点实在不需要我们来担心。孔子的生活非常简朴,甚至很穷困。这一点可以在《论语》里找到许多例证。所以他教学的时候,弟子诚心送来薄礼,他也没有理由拒收。但是本末轻重不宜混淆,说孔子教书要收肉干当学费,我认为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像颜渊这样的学生,一贫如洗,孔子还对他赞誉备至。把“束脩”当成学费,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希望今天能有更多的老师有孔子这样的胸怀,不要把办补习班当成收“肉干”的机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