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廖新波:谁解医患千千结?

廖新波:谁解医患千千结?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1-12-6 09:54
【分页导航】

 

  “医患互不信任的状况一时还不能缓解。”廖新波在微博上坦言,如今自己也常会接到朋友来电要求帮忙到大医院找熟人看病,就是因为对医院缺乏信任。“我不是不愿意帮,试想:因为这个病我打电话给院长,院长又‘指示’主任,那医生会如何看呢?须知,医生的专业自主很重要。谁又能读懂我心?”


     “解决医患关系,出路在哪里?第一要记得我们也有抗非典拼命的时候,也有钟南山这样的好医生,我们的医务人员也可以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群人中的一部分,要爱护他们,就是我们能做的。如果有阳光,让它再多暖一会,别把这点最后的幸福都搞没了。第二,发挥医院的主体责任,让好医院的管理理念能够被放大。改革开放三十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政府不给医院补偿,要求医院竞争,在服务中获取发展的基础。市场化的同时,也让医院的主体意识有所觉醒,意识到医院是需要管理的。第三,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政府要去投入做。如果中国人每个家庭都能有几个信赖的医生长期服务,那么医疗纠纷就会少很多。人际化和生活化,有助于突破大医院片段式医疗的弊端。第四,社会保障体系要尽快完善,医疗纠纷处置也需要以保障的形式来解决,比如设立医院购买的医疗责任险和患者购买的治疗意外险等。第五,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具体是出钱和管事。现在政府管得太宽,管得太多,关键时刻却不得力。在医患矛盾中,政府的处理要有分寸,别一会说医院无良,一会说患者无知。”一名在广东省一所三甲医院从事多年管理工作的资深专家,为解决医患关系的出路开出了明确的“药方”。


     “医患关系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不能等制度的完善,而是首先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医生们不要总是怪制度、媒体、法律,要改进自己的精神,要从我做起!”11月12日,在“做人文医师,促医患和谐”论坛上,钟南山喊出了让医疗界振聋发聩的声音。如他一样,很多医者也在反躬自省寻求出路。


     “人文医学的概念近几年我国才在医学教育中强调,过去在我们的医学教育培训中一直缺失。医学的实质、医学的实践,简言之是一个人关怀另一个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尊重和同情。很多医生把医患关系看成‘我和它’,眼里只看到自己和要治疗的疾病。而实际上,正确的医患关系应该是‘我和你’,眼里必须要有病人,要有换位思考,要知道病人不是一个病的存在,他首先是一个人。从每个医生自己而言,从自己做起,做一个人文医生,即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才能找到突破目前医患关系的出路。”许锐恒说。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