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廖新波:谁解医患千千结?

廖新波:谁解医患千千结?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1-12-6 09:54
【分页导航】

 

     廖新波坦承,目前很多医院不善管理。但他认为,医疗行为的监督不应仅由行政和纪检部门承担,“对医院应该有内部、外部,还应有行业的监管,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了对其外部的行政监管而忽视了行业自律。能不能像国外那样,有一个行业协会来制定行业规则,违反规则者不可行医;同时在支付制度上进行改革,由支付方来监督医生的行为,如果医生违反规则便拒付,同时也可监督限制患者的要求。”


     缺乏行业自律,廖新波并不讳言行政监督单方面监管的独木难支。“广东省卫生厅的医政部门不到10个人,却要监管全省1400多家医院,你说我们怎么查得过来?查了以后也难确保都能有效整改。”他坦言,从这一点看目前的“医改”仍未触及实际工作的领域,缺乏调动各方力量的有机统筹结合,难以从根本上奏效。


     “医生作为一个职业,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随着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医生却发现,得到患者的信任越来越难。”许锐恒说,这与公众对医学认识的发展有关。在美国著名医生Edward Trudeau的墓志铭上有一句话流传于医学界,“有时治愈,常常缓解,总是安慰”。要使全社会知道,对患者而言,少数疾病可治愈,大多疾病可缓解,但始终会得到医生的慰藉和关怀!


     “医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可能存在出错的机会。实际上目前在医疗领域,医生能治愈的病症不足10%。但目前的社会环境是,一旦出错,几十年的清誉和努力就会荡然无存。”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贾福军说,这与医学本身的属性有关。作为一门科学,医学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现在各个科学领域中,每年医学界发表的论文数量依然是最多的,显示了这门科学的可探索空间有多大。“但是民众的科学素养和医学的发展相比,却远远滞后,这种巨大的不对称性,造成医学对于公众而言极高的门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