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医生也可怜 看中外医生收入比较

医生也可怜 看中外医生收入比较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4 09:47
【分页导航】

 

  医生在印度是一份流行的职业。它受到广泛的尊重,被视为有利可图的事业,对有些人来说,它可以成为一张移民通行单。因此,每年都会有超过10万名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由政府组织的医学院录取考试。

 

  印度的医学教育业发展迅猛,在校学生数量从1990年的11800人发展到了2005年的24000人。这主要归功于对各类私立医学院和营利性医学院的开放政策,目前这些私营院校生源占到学生总数的42%。

 

  新设立的私立医学机构收费昂贵,每年开学时除了收取学生3000美元到6000美元不等的学费外,还会加收4万到5万美元的人头费(又名“捐款”)。

 

  印度每年投入GDP的5.1%用于医疗保健,领先于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却落后于中国、巴西和美国。印度GDP用于公共医疗事业的百分比排名在175个国家中居于第171位,而用于私立医疗机构的投入比重却位居前列,排名第17位。

 

  印度人一再强调印度独立初期建立的公共管理医疗保健体系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资金匮乏,最终导致在很多方面功能失调。

 

  理论上来说,印度为每35000名病人配备1名医生和4名医护人员,政府医疗体制支持城市和大型乡镇的三级和二级医院,以及全国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事与愿违的是,三级和二级医院的数量正在悄然增加,拥堵不堪,而初级医疗保健机构正面临资金、设备、药品及人员的急剧短缺。

 

  印度约有60万名注册执业医生,由于医生移民,实际数量可能要少。印度人口数量略超过10亿,医生与人口比率为50-60∶100000。

 

  从业医生的分布向城市地区严重倾斜。印度的对症疗法医生很大部分只在城市中产阶级阶层,即在2.5亿人口的范围内实施私人收费诊疗服务,这意味着印度富裕居民中医生和人口比率可以达到1∶500,大约与英国的医生密度相同。这就揭示了为什么一些观察报告称“印度有足够的医生资源”的观点,但事实上,很多印度人根本没有机会也从未接受过这些对症疗法医生的诊疗服务。

 

  城市地区的医生密集现况,连同制药和医疗设备销售的强烈竞争性和医院的私有性质创造了一个高度商业化和备受干预的医疗环境。政府在医院认证、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法规不到位或者很少得到执行,导致了一种由供应引导需求的医疗文化的形成,违背道德规范和实施不必要的外科手术也在这种氛围下获得广泛的认可。

 

  贫困和农村人口的医疗服务的空白,是由来自各印度本土医学体系的非对症疗法医生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填补的,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医学教育同样也是由政府资助。他们多学习印度草药学、尤纳尼(穆斯林)医学、顺势疗法和悉达(泰米尔)医学。

 

  另外,还有很多“无资质”且没有受过任何培训的医生在执业。一位对症疗法医生告诉作者,在他准备在一个村子开业行医时却发现那里已经有28个“竞争对手”了,全部都是本土医生。在孟买亚里马里贫民窟,最受欢迎的反而是这些“无资质”的医生。

 

  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来自本土医学体系的医生也是使用对症疗法来诊断和开处方药类或者出售对症疗法药物。纵使对症疗法医生并不占据支配地位,对症药物却成为主流。如此庞大数量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相对短缺已经在总体上影响到了新临床医生,如医生护士和医生助理等的发展环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