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点评】此段重点介绍九针在治病中的作用。
①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九针
②上应天光星辰历纪
天光,谓日月星也
历纪,谓日月行历于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之分纪也
③贵贱更立,贵和贱,在这里都是指人体的气血运行状态,是实还是虚,是多还是少,是盛还是败,总之,人体的气血和四季的更替紧密相联系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出于此。
④此天地之至数:至数,中医诊脉,病人脉搏在常人一呼吸间跳动的次数叫做“至数”。快的叫“数”,慢的叫“迟”。不同情况的浮动和低沉也有各种术语。
⑤九野:九宫之方位,即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及中央。《灵枢·九针论》:“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明·张介宾《类经·九卷·经络类三十五》云:“九野,即八卦九宫之位也。”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我听先生讲了九针道理后,觉得丰富广博,不可尽述。我想了解其中的主要道理,以嘱咐子孙,传于后世,铭心刻骨,永志不忘,并严守誓言,不敢妄泄。如何使这些道理符合于天体运行的规律,有始有终,上应于日月星辰周历天度之标志,下符合四时五行的变化,人体阴阳盛衰的变化,是怎样与这些自然规律相适应的呢?希望你讲解这方面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问得多好啊!这是天地间至为深奥的道理。
黄帝道:我希望听您讲讲天地的至数,与人的形体气血相通,以决断死生,是怎样一回事?
岐伯说:天地的至数,开始于一,终止于九。一奇数为阳,代表天,二偶数为阴代表地,人生天地之间,故以三代表人;天地人合而为三,三三为九,以应九野之数。所以人有三部,每部各有三候,可以用它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从而调治虚实,祛除病邪。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2刺禁论之肝...10-0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1刺齐论之针...09-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0刺要论之刺...09-22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9脉解之上实...09-1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8大奇论之奇...09-0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7奇病论之积...09-0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6病能论之同...08-2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事件]全球流行吃红薯叶10-13
- [事件]扭伤肿起后慎冰敷10-13
- [事件]深蹲膝盖疼注意四问题10-13
- [事件]老人少练头颈绕圈10-12
- [事件]常打呼噜开车要当心10-12
- [事件]睡好了提升幸福感10-12
- [事件]多喝水能抗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