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渠县半数家庭患虫癌-包虫病

比起那些不明不白死去的人,多数活着的"虫癌"患者仍在等待希望降临。
数十米外,35岁的邻居降措孤独地蜷缩在帐篷里,妻子已经离他而去。降措患病十多年,已进入晚期。医生建议他做手术,但他连去康定医院的路费都无法凑齐,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政府派发的免费药物上。
同村不远的麦拉,和降措一样躺在凌乱的帐篷里。她不仅被肝包虫困扰,还患有肺结核。幸运的是,丈夫亚泽一直不离不弃。但长久的折磨也让亚泽失去了耐心,"都五六年了,死也死不了",他抱怨说。
肝包虫主要流行在广袤的牧区。石渠县幅员2519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是四川省面积最大的县,但仅有不到10万人。牧民们居住分散,这也为"虫癌"防治带来困难。
石渠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高海拔极端气候是发展的最大掣肘。石渠每年只有七、八两个多月的夏天,此外的漫长时间都被严寒占据。直到最近三四年,石渠的街道才亮起了灯,但至今仍没有自来水供应。
在距离县20多公里外的宜牛乡,雅砻江从车批(音)家门前流过,汇入江中的小河上散落着生活垃圾,狗群和牛羊在河岸流浪,动物们的蹄印分布在河道上。与多数牧民一样,车批家只能就近取水。
今年69岁的车批已经在床上躺了14年。年轻时,他是一名健壮的牧民,冬天放牛放羊,夏天则去挖虫草。但55岁那年,他突然发现身体挪不动了,腹内不时疼痛,而后肿块长大,最近几年只能依靠家人搀扶才能站立。
在县城周边的村庄,61岁的曲呷已被包虫摧残得变了形。疼痛已经让她忘记了羞涩,她脱下衣服向来客展示包虫的位置。在她弓曲的背上,突出一个巨大的肿块,仿佛一枚硬生生插入体内的楔子。
这些年,政府为他们修建了安置房,但后续生活仍无更多来源,几十头牦牛有的卖掉,有的在风雪中死掉。如今,他和老伴只能依靠政府每个季度的400元低保过活。
而曲呷的邻居,年仅都25岁的呷措病情已经恶化。这位三个孩子的母亲,高高鼓起的肚子里已经积满了水,走路时她能感到水在晃动,"好像虫子在身体里爬一样"。
- [事件]反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变老从舌头味觉下降开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语疗愈心灵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事件]小中风影响将持续十年05-24
- [事件]激素掌控我们的性命05-23
- [事件]脑梗有五个祸根05-23
- [事件]反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变老从舌头味觉下降开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语疗愈心灵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事件]小中风影响将持续十年05-24
- [事件]激素掌控我们的性命05-23
- [事件]脑梗有五个祸根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