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疗愈心灵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提升思维清晰度 帮助排解坏情绪 自言自语疗愈心灵
①保持专注。研究表明,自言自语可以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该区域与计划、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紧密相连。汤永隆表示,自言自语不仅能帮老人更好地组织和梳理思想,还能提升思维的清晰度和处理信息的效率。
②调节情绪。老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压力、焦虑和困惑,这时自言自语就成了缓解情绪的小妙招。它会让人暂时停下脚步,与自己进行一场对话,有助深入了解内心世界,包括情感、需求、价值观等,进而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汤永隆指出,就像认知行为疗法所强调的,改变思维模式能直接影响情绪。积极的自我对话也能大大减轻老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当遇到难题时,不妨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比如“我可以的”“我能处理好”,能让心情放松下来,更有勇气面对挑战。
③自我陪伴。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可能面临更多的独处时光。在这种情境下,自言自语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满足方式,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交往的模拟,能帮老人练习社交技巧,提升沟通能力;同时,这也是种自我安慰方式,能让老人在孤独时感受到陪伴和支持。不过,汤永隆提醒,自言自语虽有积极一面,但不能完全替代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他人的真实互动能为老人带来更多情感支持和心理满足。
汤永隆表示,健康的自言自语是老人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通常是积极的且能在控制范围内。如果老人自言自语过于频繁、无法控制或伴随明显的情绪波动和认知障碍,就要引起警惕。这可能意味着老人正在经历某种精神或认知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就医。积极健康的自我对话,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汤永隆推荐老年人尝试以下建议。
保持积极态度。保持积极态度是健康自我对话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应学会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自己,避免使用否定性、攻击性的言辞评价自身。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老人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更好地应对挑战。例如,当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说“我做不到”,而是换成“我可以试试看”。如果经历过失败,不要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而是告诉自己“这次我会有更好的表现”。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帮老人从过去的失败中走出来,以更加乐观和自信的态度迎接新挑战。
设定明确目标。建议老人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并在日常自我对话中不断强化。例如,计划每天坚持读几页书、做几个简单的伸展动作等。清晰的目标能让老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和能力。当老人成功完成这些小目标时,可以在自我对话中肯定自己,比如“我今天又坚持读书了,我做得真棒!”“这几个伸展动作我做得很标准,我的身体越来越灵活了。”这样的自我对话会让老人更自信,也更有动力去挑战下一个目标。
寻求专业帮助。倘若发现自己长时间难以摆脱消极的自我对话模式,总是过度担忧未来,整日忧心忡忡;或是沉溺于过去的失败,陷入自责与懊悔中无法自拔,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支持。他们能帮老人识别、纠正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对话习惯。
受访专家: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 汤永隆
本报特约记者 黄伊婷《生命时报》 2025-04-29 第1892期 第5版
①保持专注。研究表明,自言自语可以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该区域与计划、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紧密相连。汤永隆表示,自言自语不仅能帮老人更好地组织和梳理思想,还能提升思维的清晰度和处理信息的效率。
②调节情绪。老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压力、焦虑和困惑,这时自言自语就成了缓解情绪的小妙招。它会让人暂时停下脚步,与自己进行一场对话,有助深入了解内心世界,包括情感、需求、价值观等,进而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汤永隆指出,就像认知行为疗法所强调的,改变思维模式能直接影响情绪。积极的自我对话也能大大减轻老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因此,当遇到难题时,不妨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比如“我可以的”“我能处理好”,能让心情放松下来,更有勇气面对挑战。
③自我陪伴。随着年龄增长,老人可能面临更多的独处时光。在这种情境下,自言自语是一种自然的心理需求满足方式,可以被看作是社会交往的模拟,能帮老人练习社交技巧,提升沟通能力;同时,这也是种自我安慰方式,能让老人在孤独时感受到陪伴和支持。不过,汤永隆提醒,自言自语虽有积极一面,但不能完全替代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他人的真实互动能为老人带来更多情感支持和心理满足。
汤永隆表示,健康的自言自语是老人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通常是积极的且能在控制范围内。如果老人自言自语过于频繁、无法控制或伴随明显的情绪波动和认知障碍,就要引起警惕。这可能意味着老人正在经历某种精神或认知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就医。积极健康的自我对话,可以通过练习来获得,汤永隆推荐老年人尝试以下建议。
保持积极态度。保持积极态度是健康自我对话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应学会用积极、肯定的语言鼓励自己,避免使用否定性、攻击性的言辞评价自身。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老人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更好地应对挑战。例如,当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说“我做不到”,而是换成“我可以试试看”。如果经历过失败,不要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而是告诉自己“这次我会有更好的表现”。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帮老人从过去的失败中走出来,以更加乐观和自信的态度迎接新挑战。
设定明确目标。建议老人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并在日常自我对话中不断强化。例如,计划每天坚持读几页书、做几个简单的伸展动作等。清晰的目标能让老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和能力。当老人成功完成这些小目标时,可以在自我对话中肯定自己,比如“我今天又坚持读书了,我做得真棒!”“这几个伸展动作我做得很标准,我的身体越来越灵活了。”这样的自我对话会让老人更自信,也更有动力去挑战下一个目标。
寻求专业帮助。倘若发现自己长时间难以摆脱消极的自我对话模式,总是过度担忧未来,整日忧心忡忡;或是沉溺于过去的失败,陷入自责与懊悔中无法自拔,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支持。他们能帮老人识别、纠正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对话习惯。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反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变老从舌头味觉下降开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语疗愈心灵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事件]小中风影响将持续十年05-24
- [事件]激素掌控我们的性命05-23
- [事件]脑梗有五个祸根05-23
最新文章
- [事件]反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变老从舌头味觉下降开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语疗愈心灵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事件]小中风影响将持续十年05-24
- [事件]激素掌控我们的性命05-23
- [事件]脑梗有五个祸根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