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伤医案暴露医患沟通盲区

患者家属:伍女士,48岁,河北
几年前我亲戚得了肺癌,家属竭尽全力,用最好的药,家属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看贵一点、送医生红包,不求“特殊待遇”,只求一视同仁。说白了,家属是在花钱买安全感。
现在,该花的钱都花到了,但我那个亲戚的治疗效果,还不如花得比他少的一个同期病人。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癌症这种东西没法强求,但家属还是会不理解:在医疗这个领域,难道就不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了?弄得人家“人财两空”,家属怎么会不觉得冤?
医生:上海同济医院 放疗科
医疗领域有它的残酷性,“金钱万能”的说法不成立,“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俗语,也不完全适用。
对大部分的病,用一些相对好的药、施以相对好的治疗手段,虽然费用高一些,但诊断会更为全面、治疗更为及时、效果更好;但有很多疾病,是目前的医学手段解决不了的,加上有意外风险存在,也许家属花了巨额的钱,医生也费劲心力,但终究无能为力。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为医学水平发展的局限而沮丧。
有时候,医生会主动告诉家属,花钱多不一定对患者最好。比如,我接触到的一些肿瘤患者,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治疗无效,这时如果家属一定要采取积极治疗行为,虽然能体现家属的好意,但本身是不伦理的,这时,有医生会建议让患者平静地度过最后的时光,也许才是更合适的。
再比如,肿瘤放疗一般分“普通放疗”和“精确放疗”两种,二者的价格差别很大。但对一些诸如食道癌等病症来说,就5年生存期而言,差不了多少,差别在于精确放疗的不良反应可能小一些、耐受性好一些。大部分时候,医生会把这个情况事先和患者家属讲清楚,供家属选择。对一些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采用“普通放疗”。
患者认为不惜巨资住进了“星级病房”,医生也应该格外热情,但并不是普通病房就轻视、星级病房就重视这么简单,如果普遍病房里有个患者比你更危急,我会选择先去看他。医生也要反思,在面对手术前比较紧张、心理上难免“依赖”医生的患者和家属时,态度能否热情一些、耐心一些?我认为需要。但是,这种提高,应该是整体提高,不是只针对某个“星级病房”客人的提高。
在一些情况下“花钱多医疗效果未必佳”,家属质疑“钱都花哪儿去了?”,这很正常。也有家属认为,“这项治疗收费那么高,医生自己肯定赚了不少”。但其实,绝大部分医生只是一个中间的操作者、执行者。
如果国家在医保上的投入更大一些,让一些基本的药物进入医保范围,甚至覆盖一些疗效更好、价格相对高一点的进口药,让患者不因为钱而被更先进的医疗手段“挡在门外”,即使疾病的客观性不可克服、医疗风险不可避免,是不是医患之间在这方面的矛盾,会变得小一些?
- [事件]静脉曲张失智风险高07-05
- [事件]变遗憾为晚年动力07-05
- [事件]低血糖也伤眼睛07-05
- [事件]10岁前腰高比大 慢病来得...07-04
- [事件]女性心跳快 男性易房颤07-04
- [事件]接吻会传播焦虑抑郁07-04
- [事件]每天爬爬楼抗衰延寿07-03
- [事件]普通人补叶酸防不了中风07-03
- [事件]静脉曲张失智风险高07-05
- [事件]变遗憾为晚年动力07-05
- [事件]低血糖也伤眼睛07-05
- [事件]10岁前腰高比大 慢病来得...07-04
- [事件]女性心跳快 男性易房颤07-04
- [事件]接吻会传播焦虑抑郁07-04
- [本站]酷暑难耐当心空调病07-03
- [事件]每天爬爬楼抗衰延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