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内经素问04金匮真言论
【byb.cn XJ】 上一篇,我们解读了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三篇生气通天论,它分为两部分,即阳气说和阴气说,分别阐述了人体的阳气和阴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和五脏对应五行五味,及他们之间相生相克的理论。而到了素问的第四篇金匮真言论,那真是太重要了,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五脏六腑与自然的关系,做了形象而精确的表述,因而,我实在不忍心把这一节分成两部分来解读,也正因为如此,本节的内容比较多,希望网友们能静下心来,认真研读。
先解读题名吧,金匮真言,分为,金匮和真言两个词。什么是金匮( guì)呢?匮,本意指柜子,金匮,意思是金色的盒子,一般用于存放比较贵重的或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咱们最初了听说此词,来自于一味中成药,即金匮肾气丸,它个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对此药对应的是一味补肾虚的药,六味地黄丸。我们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阳又为生命的原动力,这就更能说明,能补肾阳的药是多么的重要了。还有一个金匮,来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它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的“杂病”的部分。而真言,则是至真之言,真知灼见之言。既然如此,对于金匮真言论而言,实际上就是中医压箱子底的真货,足见其重要性。
本篇重点说明了四季的气候变化与五脏、五行之间对应的关系,
徐说内经素问04金匮真言论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7阴阳别论之...10-1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6阴阳离合论...09-3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2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1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5阴阳应象大...09-0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4金匮真言论09-02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3生气通天论...08-2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3生气通天论...08-19
- [事件]尿液对健康有“发言权”10-15
- [事件]抖腿看得人难受10-15
- [事件]观色看形闻味辨精液10-1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07阴阳别论之...10-14
- [事件]啤酒是百搭香料10-14
- [事件]晚年不能失去掌控力10-14
- [事件]高尿酸年轻化须警惕10-14
- [事件]五国积极应对“牙病潮”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