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不同年龄有“最佳”血压

不同年龄有“最佳”血压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7-8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绝大多数人应将其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85岁以上及共病者可适当放宽 不同年龄有“最佳”血压


  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中心一区主治医师 杨瑞雪 □主任医师 王运红 □院长、主任医师 蔡 军

  《生命时报》 2025-06-10 第1902期 第17版


  防控高血压,必须了解“诊断标准”“控制目标值”等概念。但近期发布的一系列研究证实,血压标准并非“一刀切”,血压控制范围也大有学问。也就是说,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最佳血压”存在差异。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不可逆损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及微血管损伤等,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后果。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及以上,和(或)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及以上。

  不过,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并不意味着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2002年《柳叶刀》刊发研究称,从115/75毫米汞柱起,收缩压/舒张压每升高20/10毫米汞柱,心血管风险就会加倍。2021年《柳叶刀》刊发的另一项研究称,血压正常人群将收缩压降低5毫米汞柱,仍可获益。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STEP)研究证实,我国老年人将血压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正因如此,2024年《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提出“高血压前期”概念,即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充分体现我国高血压管理关口前移的工作重点,也符合全球高血压的管理趋势。2017年,美国高血压诊断标准降至130/80毫米汞柱;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将正常血压标准调整至120/70毫米汞柱以下,并提出“血压升高”概念,即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70~89毫米汞柱,降压治疗标准也降至收缩压小于130毫米汞柱。今年最新发布的加拿大初级保健(基层)成人高血压诊治指南中,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毫米汞柱。

  国内外围绕高血压标准的细化和调整措施,为普通人管理血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同年龄和共病情况均会影响“最佳血压”范围。

  65岁以下患者。无临床合并症、小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可设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65岁及以上患者。若年龄在65~79岁,血压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80岁及以上患者若耐受性良好,可将诊室收缩压控制在130~139毫米汞柱。

  共病患者。高血压合并房颤、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病情稳定的卒中等患者,均可将降压目标设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非透析患者,若尿蛋白大于300毫克/天,血压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耐受者收缩压可降至120毫米汞柱以下;若尿蛋白不超过300毫克/天,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耐受者收缩压可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患者尽可能地将血压降到目标值以下,可获得更大的心血管益处,具体可通过个体化降压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来实现,后者包括以下几点。饮食可参考得舒饮食法(富含果蔬、全谷物和低钠低脂乳制品);钠盐摄入低于5克/天,推荐钾摄入量为3500~4700毫克/天,视情况食用替代盐;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可尝试有氧运动、抗阻力训练等,做好体重管理。保持良好心态,可通过呼吸控制、冥想、瑜伽等减压,规律作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