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内经素问59气府论之穴位和经脉

【byb.cn XJ】上篇,也就是素问的第58篇气穴论,讲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体的穴位之功效。那为什么不叫穴位论,而叫气穴论呢?穴位,是静态的;而气穴则是动态的。一个气字,生动体现了这一点。本文阐述了疾病传导的过程,即从孙络-络脉-经脉-五脏六腑,而这一过程的主导,均离不开"气”和"穴”,故此称之为气穴。本篇中最著名的论述当属“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这一核心理论,并广为后人所引用。其原文为:”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此句揭示了人体气穴与自然节律的对应关系,即365个气穴象征一年365天,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岐伯后续的回应(如“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理论的深奥性。
徐说内经素问59气府论之穴位和经脉
本篇,也就是素问的第59篇气府论,阐述的是各个经脉中的穴位所在位置。它和上篇气穴论是姊妹篇,如果上篇主要研究的是“点”,本篇则研究的是“点与线的关系”。气,指的是气穴,而府,则是府第之意,也就是穴位所在的具体的位置。简言之,“气府”是经络气血输注的节点,其分布规律与功能阐释构成了中医腧穴学的理论基础。
因本篇全文都是有语言来描述穴位的具体位置,非专业人员,无从了解。不过,好在有互联网,同时,本站的经络穴位库又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把相关的经络走向,和重要的穴位都加了链接,以便于大家的理解。
由于本文主要讲的是穴位的具体位置,在文字的解读上,没有太多需要说明的地方,因此,我们就省去了这部分,大家直接看译文就行了。
【原文】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傍各一,风府两傍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藏之俞各五,六府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锐发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后陷中各一,下关各一,耳下牙车之后各一,缺盆各一,掖下三寸,胁下至月去,八间各一,髀枢中傍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间各一,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齐广三寸各三,下齐二寸侠之各三,气街动脉各一,伏兔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掖上骨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窗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会各一,骨之会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后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后各一,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侠扶突各一,肩贞各一,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下阴别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齽交一。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侠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足少阴舌下,厥阴手中急脉各一,手少阴各一,阴阳蹻各一,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全文翻译】
足太阳膀胱经脉(膀胱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7.aspx),气所发的有七十八个逾穴;在眉头的陷中左右各有一穴,自眉头直上入发际,当发际正中至前顶穴,有神庭、上星、卤会三穴,其浮于头部的脉气,运行在头皮中的有五行,即中行、次两行和外两行,每行五穴,共行五行,五五二十五穴;下行至项中的大筋两傍左右各有一穴;侠脊自上而下至骶尾骨有二十一节,其中十五个椎间左右各有一穴;五脏肺、心、肝、脾、肾的俞穴,左右各有一穴;自委中以下至足中中趾傍左右各有井、荥、俞、原、经、合六个俞穴。
足少阳胆经脉(胆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11.aspx),气所发的有六十二穴:头两角上各有二穴;两目瞳孔直上的发际内各有五穴;两耳前角上各有一穴;上关左右各一穴;两耳后的陷凹中各有一穴;下关左右各有一穴;两耳下牙车之后各有一穴;缺盆左右各有一穴;腋下三寸,从胁下至胁,八肋之间左右各有一穴;髀枢中左右各一穴;膝以下至足第四趾的小趾侧各有井、荥、俞、愿、经、合六穴。
足阳明胃经脉(胃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3.aspx),气所发的有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有三穴;颧骨骨空中间各有一穴;大迎穴在颌角前至骨空陷中,左右各有一穴;在结喉之旁的人迎左右各有一穴;缺盆外的骨空陷中左右各有一穴;膺中的骨空间陷中左右各有一穴;侠鸠尾之外,乳下三寸,侠胃脘左右各有五穴;侠脐横开三寸左右各有三穴;气冲在动脉跳动处左右各一穴;在伏兔上左右各有一穴;足三里以下到足中趾内间,左右各有八个俞穴。以上每个穴都有它一定的空穴。
手太阳小肠经脉(小肠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6.aspx),气所发的有三十六穴:目内眦各有一穴;目外侧各有一穴;颧骨下各有一穴;耳廓上各有一穴;耳中珠子旁各有一穴;巨骨穴左右各一;曲腋上各有一穴;柱骨上陷中各有一穴;两天窗穴之上四寸各有一穴;肩胛部各有一穴;肩胛部之下三穴处各有一穴;肘部以下至小指端的爪甲根部各有井、荥、俞、愿、经、合六穴。
手阳明大肠经脉(大肠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2.aspx),气所发的有二十二穴;鼻孔的外侧各有一穴;项部左右各有一穴;大迎穴在下颌骨空间左右各有一穴;主骨之会左右各有一穴;髃骨之会左右各有一穴;肘部以下至十指端的爪甲根部左右各有井、荥、俞、愿、经、合六穴。
手少阳三焦经脉(三焦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10.aspx),气所发的有三十二穴:颧骨下各有一穴;眉后各有一穴;耳前角上各有一穴;耳后完骨后下各有一穴;项中足太阳经之前各有一穴;侠扶突之外侧各有一穴;肩贞穴左右各一;在肩贞穴之下三寸分肉之间各有三穴;肘部以下至手无名指之端爪甲根部各有井、荥、俞、愿、经、合六穴。
督脉之经(督脉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1.aspx),气所发的有二十八穴:项中央有二穴;前发际向后中行有八穴;面部的中央从鼻至唇有三穴;自大椎以下至尻尾傍有十五穴。自大椎至尾骨共二十一节,这是脊椎穴位的计算方法。
任脉之经(任脉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1-2.aspx),气所发的有二十八穴:喉部中行有二穴;胸膺中行之骨陷中有六穴;自蔽骨之上脘是三寸,上脘至脐中是五寸,脐中至横骨是六寸半,计十四寸半,每寸一穴,计十四穴,这是腹部取穴的方法。自曲骨向下至前后阴之间有会阴穴;两目之下各有一穴;下唇下有一穴;上齿缝有一穴。
冲脉之经(太冲脉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1-3.aspx),气所发的有二十二穴:侠鸠尾傍开五分向下至脐一寸一穴,左右共十二穴;自脐傍开五分向下至横骨一寸一穴,左右共十穴。这是腹脉取穴的方法。
足少阴肾经脉(肾经循行路线http://www.byb.cn/doc_50-8.aspx),气所发的舌下有二穴:肝足厥阴在毛际中左右各有一穴;阴蹻、阳蹻左右有一穴;四肢手足赤白肉分,鱼际之处,是脉气所发的部位。以上共计三百六十五穴。
【总结】
《素问·气府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阐述经脉之气汇聚于穴位(气府)的生理病理意义,并量化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穴位分布规律。其理论要点可概括为:①气府与经脉的对应关系:强调六腑(膀胱、胆、胃、小肠、三焦、大肠)及督、任、冲等奇经的气穴分布,如“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等,体现气府作为经脉之气输注枢纽的功能;②穴位分类与量化体系:通过“五行二十五穴”“六腑之俞各六”等表述,构建头部、躯干、四肢穴位的空间分布模型,形成中医经络理论的早期量化标准;③临床诊疗基础:气府理论为针刺疗法提供定位依据,如“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等描述,指导穴位选择与气机调节。该篇与《气穴论》共同构成《内经》穴位学说的核心,其“气府”概念后发展为腧穴理论的重要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经络和穴位,是中医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是建立在活人基础上的医学,因为只有活人才会有经络和穴位,死人则没有,这是与西医理论是建立在解剖学上的根本不同,所以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各有各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无分优劣。当然,从大势发展来看,我更认可现代医学,确切地说,是更认可现代的科学和技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电的进步,尤其是AI的广泛深入的运用,使各种新药的研发周期大大缩短,并且还能把所有优秀医生的多年经验,全都汇聚起来,被无数人使用,在大大降低的误诊率的同时提高了诊疗效率,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活的足够长,未来科技的发展,终将战胜几乎所有的疾病。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几千来的中医思想和实践,因为中医不只是医学,更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即使研究出再厉害的药物和诊疗设备,都要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从这个角度来说,温故而知新,我们现在仍然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历史意义!
最后用Deepseek总结一下:
经脉如川气府星
太阳七十八穴明
少阳六十二珠列
阳明六八应辰经
三焦手足循渊薮
任督冲脉贯瑶琼
五行二十五宫布
廿八星宿任督行
气穴周天合岁律
岐黄玄机寓五行
金针度穴通经纬
天人相应大道成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9气府论之穴...11-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8气穴论之天...11-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7经络论之经...11-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6皮部论之百...11-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5长刺节论之...10-2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4针解之针刺...10-2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2刺禁论之肝...10-0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9气府论之穴...11-24
- [事件]“性匹配”有四个维度11-24
- [事件]新生儿为啥看起来丑丑的11-24
- [事件]擤鼻涕擤出高血压?11-24
- [事件]面容衰老是脏腑在呼救11-23
- [事件]肝不好大脑犯迷糊11-23
- [事件]常吃十种食物护关节11-23
- [事件]散痰湿有对黄金搭档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