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内经素问42风论之百病之长

【原文】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鉼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疣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脘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所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点评】本段重点解读九种由风邪引起的病的症状
①色鉼然白,王冰注:“皏[bǐng],谓薄白色也。张介宾注:“皏然,浅白貌。”此处提脸色浅白。
②面疣然浮肿,搜索了好长时间,没有对“疣然”二字的解释,在这里,只能把此句译为,面部浮肿。
③其色炱,炱[tái,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俗称“烟子”或“煤子”),此处指面色灰黑色。一般而言肾病人的脸色大多如此。
④隐曲不利,王冰注:“隐曲者,谓隐蔽委曲之处也。肾藏精,外应交接,今脏被风迫,精气内微,故隐蔽委曲之事,不通利所为也。此处隐曲是指小便。
⑤头痛不所以出内,出内,此处解释为“出屋”。
⑥衣常濡,濡,湿。
⑦口中干上渍,渍,指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泥等:油~。茶~。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希望你讲讲诊断要点和病态表现。
岐伯回答道:肺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诊察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可出现白色。
心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唇舌焦躁,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迟滞,诊察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可呈现红色。
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诊察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发青色。
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察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现黄色。
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颜面疣然而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
胃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胀满,如少穿衣腹即脘胀,如吃了寒凉的食物,就发生泄泻,诊察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
首风的症状,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起风的当日,则病痛稍轻。
漏风的症状,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进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恶风,衣服常被汗侵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
泄风的症状,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耐劳动,周身疼痛发冷。
黄帝道:讲得好!
[page]总结[/page]
前文已经说了,风为百病之长,换言之,人体几乎所有外感病邪,都与风邪有关。
但中医里说的风,和我们平常理解的风还不完全一样。比如,我们所说的风,通常看不到,但感觉的到,比如微风徐徐,狂风大作,这是自然界的风;而中医所指的风,则是可以导致人体生病的风邪。
自然界的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人体对风的利用和避让,会使风的性质发生变化。比如,天气炎热时,如果来一阵小风一吹,能驱走我们身上的暑热。但同样,如果我们睡在有穿堂风的室内,或者电风扇、空调冷风直吹,就会感受风邪。再比如,现在的雾霾天气,多是因为缺少风而形成的。此时,如果有风,这种雾霾的天气将很难存在。因此,风并无好坏之分,但我们在利用及躲避上,则需要智慧。利用好风,而不要让其成为风邪。
下面说说我们经常听到和见到的风邪,如“中风”。这个病在西医上称为脑卒中,换言之,就是由脑部出血和缺血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在本篇则为“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风或者中风过的病人,如果处理不及时,会有很多后遗症,或者表现在语言上,或者表现在四肢上,本篇所说的“或为偏枯”,即为此病。之所以称为中风,意指其病情就像被风吹过之后,既来的突然,病情又飘忽不定,其病情的位置也会发生游走或位移。
再如癫痫,我们俗称羊角风,其发作时,人会四肢抽搐,身体反弓,口吐白沫,失忆。但过一会儿,身体就恢复如初了,这种病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像风一样,故称。当然,这种病在本篇里没有详细指定为某一种脏器的风,实际上,癫痫,是多脏器阴阳失调,以及经络堵塞引起的,其病因,在西医上也无定论。
最后说说我们最常见的“伤风”感冒。这种情况,多半是我们身体的汗毛孔在张开时,突然遭受风的侵袭,在汗毛孔尚未关闭时,就有风邪侵入皮肤腠理之间。但因我们汗毛孔开合功能失调,这风邪一时排不出去,就会在身体内游走,走到头,就头痛,走到后背,就背痛,走到腹部就肚子痛,其实,这个痛的过程,就是身体往外排风邪,但又排不出去,正邪相争的一个过程。一旦我们用解表的药,将我们的汗毛孔打开,风邪由此可以随我们的汗液排出体外,则身体的疼痛立刻消失,人体也就恢复健康。
记住一点,世界上的事,无好坏之分,利用的好坏,才是我们人类智慧的表现,因此,学习中医养生,就是要学会利用的水平,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风,也是一样,这才是风论的精髓所在。
最后用Deepseek进行总结:
《风论》-百病之长
风邪为病百端生,经络不通痛难行。
素问四十二篇论,风为百病之首名。
易于阳位来侵袭,头面咽喉皮肤应。
病位游移如风疹,四肢关节游走疼。
发病急骤变无常,中风肢体语障凝。
肢体异常如抽搐,风邪作祟病难宁。
寒热热中或寒中,疠风偏枯各不同。
风气藏匿皮肤间,内外不通病由生。
腠理开时寒颤栗,闭则热闷食难进。
肥者热中目黄现,瘦者寒中泪满盈。
风气太阳行脉俞,肌肉胀疡卫气凝。
疠风荣热腐气败,鼻柱坏败色枯零。
四季伤风五脏应,肝心肺脾肾风名。
脑风目风内漏风,道风肠风泄风形。
五脏风状各不同,肺白心赤肝青呈。
脾黄肾黑胃颈汗,首风漏风泄风疼。
风邪多变治疗难,理解风论病可明。
中医智慧深奥妙,风论解读病源清。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2风论之百病...07-2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1刺腰痛篇之...07-2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0腹中论之上...07-1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9举痛论之寒...07-0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8咳论之五脏...06-3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7气厥论之病...06-2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6刺疟之放血...06-1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5疟论之打摆...06-0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2风论之百病...07-28
- [事件]常打盹儿是心气不足07-28
- [事件]前列腺增生忌长时间骑行07-28
- [事件]沉迷网购或是心理空虚07-28
- [事件]掉牙早肾功能差07-27
- [事件]国人心血管健康持续向好07-27
- [事件]范志红:吃米吃面哪个护血管07-27
- [事件]糖尿病+脂肪肝 减重可逆转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