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第十

【原文】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点评】此段重点阐述了各种症对应的经脉和脏器之间的关系。以便医生进行诊治。
①五决为纪:五决,五脏之脉象;纪,纲纪。“阴阳都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②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始,开始,原因;建,立,引申为探究;母:根本。此话应理解为,如果想要了解发病的原因,一定要先探究其形成病的根本。
③巅疾:泛指头部的疾病,但多指各种头痛。
④过:过错,这里指病因。
【整段翻译】诊病的根本,要以五决为纲纪。如果想要了解发病的原因,一定要先探究其形成病的根本。所谓五决,就是五脏之脉,以此诊病,即可决断病本的所在。比如头痛等巅顶部位的疾患,属于下虚上实的,病变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经(膀胱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肾;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属下实上虚的,病变在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经(肝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肝;腹满瞋胀,支持胸膈协助,属于下部逆气上犯的,病变在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经(胃经);咳嗽气喘,气机逆乱于胸中,病变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阳经(小肠经);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的,病变在手太阳(小肠)和手少阴经(心经)。
脉象的小、大、滑、涩、浮、沉等,可以通过手指诊脉加以鉴别;五脏功能表现于外,可以通过相类事物的比象,加以推测;五脏各自的声音,可以凭意会而识别,五色的微小变化,可以用眼睛来观察。诊病时,如能将色、脉两者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2风论之百病...07-2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1刺腰痛篇之...07-2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0腹中论之上...07-1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9举痛论之寒...07-0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8咳论之五脏...06-3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7气厥论之病...06-2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6刺疟之放血...06-1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5疟论之打摆...06-09
- [事件]外窍不通疾病暗涌08-01
- [事件]排尿问题少晚年质量高08-01
- [事件]听力差增加心衰风险08-01
- [本站]高温湿热蚊疫崇礼成热门旅居...07-31
- [事件]AI+中医 诊疗更精准07-31
- [事件]豆豉里有种“长寿素”07-31
- [行业新闻]中国将发放育儿补贴07-31
- [事件]眼中风 时间就是视力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