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养生?

近年科普这个词又火爆起来。它在80年代曾经也很受关注过。那时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知道《十万个为什么》。很多杂志里也有非常好看的科学、科技知识文章。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功利实用主义盛行,科普这个词被慢慢隐去了。孩子们忙于学习没时间看讲科学的“闲书”,报纸杂志里的科技版块也都被手机和电脑新趋势所占据。
但是,随着科普重新回潮,我们发现,这个词首先影响到的领域里,就包括中国养生。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又当属出版业。大家都知道去年之前,国内卖的最好的书几乎都是健康养生类图书。可是09年开始,这种现象有所松动,09年出版的《吃的真相》,春节前一天网络搜索量竟达到十几万次,一跃成为搜索热词。随后,各类媒体上都能看到云无心与某些养生大师辩论的科普文章。科学松鼠会再接再厉,又出版了《吃的真相2》和《健康流言终结者》等书。虽然讨论的问题差不多,但这类书与之前那些讲养生的饮食书和常识书气质完全相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多是被放在科普这个门类之下的。
有人说养生是中医,是经验之谈,而科普是西医,是科学实验数据。于是乎谁更正确谁更实用成了网络大讨论的经典论题之一。其实,科普的回潮并不意味着科普会终结养生,因为经验和数据,可以很好的结合。
就拿穆拉德为例,他就是一个想把中西医结合起来的人。上世纪80年代,穆拉德在雅培担任研发主任,一位同事的太太患乳腺癌,到香港用中药治疗很有效。1988 年到1990 年,穆拉德连续3 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访问讲学,又亲眼目睹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更坚定了他研发现代中药的念头。如今,穆拉德博士在中国开设“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从事中药研究。他说:“将来会有一天,中药的发展能够造福全球的人类,而不仅仅是中国。”
《神奇的一氧化氮》一书共有两位作者,一位是穆拉德博士,另一位是陈振兴博士。陈振兴是穆拉德的朋友和学生。多年共同的研究,使他们找到了一氧化氮与中医养生的很多相通的特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神奇的一氧化氮》将可信的理论、科普的语言、通俗的表述、可用来实操的方法等诸多优点集于一身。作者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一氧化氮理论的缔造者和普及者;对中药和中医有着长达20多年研究的中国人民的朋友等身份。使得《神奇的一氧化氮》必将成为一本填补科学养生市场空白的重量级作品。
两位中西方博士正尝试把西方科学与中国养生结合起来。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种结合本身就是一种科学。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 [本站]胆结石引急性胆囊炎我把胆摘...05-01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