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环境经络

【byb.cn XJ】上篇,即素问的第20篇三部九候的诊疗法,即使对于专业人来说,掌握起来都比较费劲,因此,作为普通中医爱好都,了解一下就行了。其实,很多病症,根本无需要三部九候,一眼就能看出来。再说了,现代的西医检测手段非常先进,可以借助于西医的检测来帮助精准的诊断。
本篇,即素问的第21篇经脉别论,重点讨论的仍然是脉象,这里有两个重点词,第一是经,即经络,第二是脉,可理解为:“经络+寸口脉的特别论述”。
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环境经络
经脉为什么要特别论述呢?因为我们找中医切脉时,每时每刻都不会一样,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是环境,就是我们每次切脉时的环境不同,高兴、悲痛、烦躁、安静、抑郁,对我们的脉都会有影响,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们此时因生气、风寒,造成了我们某处的经络堵了,此时的脉也不同。中医是研究活人的,而西医是研究死人的,所以,每个活人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死人差异就很少,这就是经脉别论所要阐述的重点。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岐伯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足乔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
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脏何象?
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阳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5宝命全形论...03-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4血气形志篇...03-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3宣明五气之...03-0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2藏气法时论...02-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1经脉别论之...02-1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0三部九候论...02-10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9玉机真藏论...01-27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19玉机真藏论...01-20
- [事件]23秒测试老人跌倒风险03-21
- [事件]戒烟十年如获新生03-21
- [事件]脑血管会通过耳鸣报警03-21
- [本站]从春眠不觉晓这首诗说起03-20
- [事件]成就不被父母认可咋办03-20
- [事件]主食里的抗氧化高手03-20
- [事件]三岁以下禁吃果冻03-20
- [事件]古方能解痰饮之困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