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曝我国大部分西药生产成本占零售价5%

曝我国大部分西药生产成本占零售价5%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0-6-20 07:10
【分页导航】

  

  “集中配送”变为“垄断配送”

 

  一份由98家山东医药商业企业联名盖章的“情况反映书”日前递交到上级有关部门。据了解,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山东部分城市正在推进医疗机构用药“阳光集中配送”,由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双向选择,委托多家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药品。然而,这一旨在惠民的医改举措却引发了上百家医药商业企业及医院的质疑: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药品“阳光集中配送”变为“一家配送”;独家配送后部分药价不降反升。

 

  山东省近百家与潍坊市各级医院有业务往来的医药商业企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医院单方面终止了尚未执行完的药品配送合同,而统一选择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一家作为医药配送公司。这一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

 

  对比枣庄市一家医院2009年3月和2010年3月部分药品入库单,就会发现,同一种药品,在招标价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山东海王公司配送的药品和原来其他公司配送的药品相比,竟有二三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例如,0.25克规格的血栓通冻干粉每支价格由44.14元上涨到48元,涨幅为8.7%;0.5克规格的拉氧头孢钠每支价格由59元上涨到69.3元,涨幅为17.5%。

 

  无独有偶,最近江西50多家医药流通企业也联名把申诉书递给了江西省政府,反映基本药物配送招标问题存在不公平现象。江西省汇仁医药科研营销有限公司和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全省11个和10个市的配送份额,几乎垄断了试点当中江西省的基本药物配送。

 

  分析:集中配送不等于独家垄断

 

  王维佳(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目前药品配送业存在着企业小而散、流通环节过多、挂靠经营或变相挂靠经营等问题,因此药品流通环节需要整合。比如山东省有800多家医药商业企业,确实存在“小而散”的问题,从大的趋势来看,整合是必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整合成独家垄断,应给予所有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和公平的游戏规则,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应有序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鲁凤友(山东大学药学院教授):在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全能型”的药品配送企业。每个配送企业所配送的药品各有侧重,不可能全面覆盖所有药品,由一家来配送很难满足医院用药需求。当药品配送企业作为医院与药企间唯一桥梁、形成垄断时,最终的结局只能导致患者的利益受损。统一配送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应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建议由地方政府、医院、医药配送企业等有关方面的代表组成专家团,对全省医药市场进行评估,制订出“药品配送企业选择办法”,政府不要干预,让所有药品配送企业公开竞争,通过市场来选择出数量适中的药品配送企业,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