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说说外国人为何不买中药账?

说说外国人为何不买中药账?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0-3-21 09:22
【分页导航】

 

  企业疲于应付恶性竞争,无力提高质量标准:当前各地药品采购过分强调价格,重视价格降低而忽视质量提高,对药品质量缺乏可量化、可操作标准。

 

  以价格论高低的方法一方面导致企业利润水平不断下降,企业没有资金投入技术进步和提升质量标准,造成药品低水平仿制,不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部分无良企业为了生存铤而走险,采取低限投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添加化学物等方法降低企业成本,带来严重的药品质量安全隐患,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和生命安全。

 

  面对洋中药无还手之力:外国制药企业凭借科技优势,不仅占领了国际市场,还返销到我国市场,一些国家将中药传统验方改头换面,利用我国的中药材资源进行加工,之后到国外进行包装,再返销国内就是所谓的“洋中药”。

 

  日本中药原料75%以上来自中国,但日本中药产品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却占80%。比如,日本将我国中成药“六神丸”改造成“清心丹”,1年销售额高达数亿美元。

 

  近年来,已有来自10个国家的40个植物药

 

  品种在中国注册成功,而中国却无一例植物药品种在海外正式注册。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对龙头中药企业扶持力度:建议对制药企业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并结合企业的科研实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信用等级,对于规模大、质量优、科研实力强的优势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

 

  构建行业诚信体系,将诚信建设纳入日常监管,将现场检查、质量检验、市场抽查等情况登记在案,打造公布平台,定期公告企业违法违规情况,并与招标、价格等挂钩。

 

  使用政策杠杆,尽快出台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与欧盟、美国标准接轨,提升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小型企业转型或被优秀大企业重组,构筑一批集约化、规模化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与国际医药企业抗衡,把中药推向世界。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优先完善和修订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品种,对于多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标准制订要就高不就低;建立药品标准淘汰机制,运用再评价、再注册等多种手段,坚决淘汰处方、工艺和剂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品种。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在质量标准中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明确药用物质成分并实现对多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控制,对部分因历史原因而质量标准定性不定量的药品,应加强市场抽检和监督力度。

 

  继续推行和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细化药品质量层次评价,建立一套质量评分机制,评分体系要与价格、招标、进入相关目录等管理措施相衔接,鼓励企业逐步改善质量。

 

  积极进行二次深开发,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出台政策支持经临床验证、疗效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药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深入进行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标准,政府在科研资金、税收、价格保护以及招标、进入相关目录等方面给予支持,打造单品种销售额超10亿元以上的现代中药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