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甲流中医药能否更胜一筹

【分页导航】
中医能否识别甲型H1N1流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病专家王洪副主任医师分析说,古代医籍虽无甲型H1N1流感病名,但“时行感冒”与其类似,流感系感染疫毒之气,其发病急剧,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
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王洪认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为热毒袭表或热毒夹湿,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甚则寒战、鼻塞、头身剧痛、面赤、咽红、咳嗽等;一般脉数,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黄。当然中医在判断时,也要结合流行病学史,明确病人是否到过疫区或接触过甲型H1N1患者。同时,进行实验室血液检查依然十分必要。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对预防和治疗疫病曾做出突出贡献。根据五运六气学说就是结合每年气候特殊变化,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疗疫病措施,因而效果明显。该学说认为,2009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因为逢年甲己,行土运,故为土运土气年。今年的气候以湿为主,属外感挟湿型。
五运六气学说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了其治疗原则:“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治之”。故防治甲型H1N1流感可选择中药药性属于辛寒、苦寒、咸寒、甘寒类药物。
分页导航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外窍不通疾病暗涌08-01
- [事件]排尿问题少晚年质量高08-01
- [事件]听力差增加心衰风险08-01
- [事件]AI+中医 诊疗更精准07-31
- [事件]豆豉里有种“长寿素”07-31
- [事件]眼中风 时间就是视力07-31
- [事件]渐冻症创新药物国内上市07-30
- [事件]长胖也可能是甲减的事07-30
最新文章
- [事件]外窍不通疾病暗涌08-01
- [事件]排尿问题少晚年质量高08-01
- [事件]听力差增加心衰风险08-01
- [本站]高温湿热蚊疫崇礼成热门旅居...07-31
- [事件]AI+中医 诊疗更精准07-31
- [事件]豆豉里有种“长寿素”07-31
- [行业新闻]中国将发放育儿补贴07-31
- [事件]眼中风 时间就是视力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