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三①阳气说

【原文】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
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点评】此段继续前段,讲述阳气受损后,会导致的各种病症。
1、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者,在这里仍是语气词,没多少意思;精,在这里应该是指阳气在旺盛之时;柔,则是指阳气在潜伏之时。换言之,阳气在白天时,会主导人的神,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而在夜晚时,则要滋养肝筋。
2、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开阖不得,指阳气的开关不灵;从之,跟从它;乃,就;大偻,中医的病症名,指曲背俯身之证。名背偻、背伛偻,俗称驼背。
3、陷脉为瘘,留连肉腠:寒邪陷于经脉,被称为瘘疮,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
4、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气,指人体后背处的腧穴之气,腧穴都与五脏六腑相联,因此,俞气化薄,也就是指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传,传导;为,变成;善畏,当动词,很害怕;惊骇,当名词,指害怕的程度。
5、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指人体的营卫之气,也就是西医所称的免疫力;不从,不能跟上;逆于,指逆向运行;肉理,肌肉和腠理;乃生,就生;痈肿,病症名。
6、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魄汗,证名。肺藏魄。魄汗指肺经所出之汗;未尽,没有出尽;形弱,指形体虚弱;气烁,病证名。指正气为邪气所消烁;穴俞,指人体的腧穴;以闭,因此而关闭;风疾,指风痹、半身不遂等症。
【整段翻译】阳气在白天时,供养人体的精气,而在夜晚时,滋养人体的筋骨(心主神明,11-13点,为心经;而夜晚,1-3点肝经当值,肝主筋)。如果人体的阳气开关失常,就会导致寒气潜入,使人体出现伛偻病。如果寒邪陷于经脉,被称为瘘疮,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
如果人体的背腧之气失调,就会出现非常惊恐和畏惧状。如果人体的营气降低,在肌肉腠理之间反向运行,就会产生痈肿。如果魄汗没有出尽,身体虚弱并出现气烁之症,人体的腧穴就会因此关闭,就会发生半身不遂之症。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2刺禁论之肝...10-0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1刺齐论之针...09-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0刺要论之刺...09-22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9脉解之上实...09-1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8大奇论之奇...09-0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7奇病论之积...09-0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6病能论之同...08-2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事件]全球流行吃红薯叶10-13
- [事件]扭伤肿起后慎冰敷10-13
- [事件]深蹲膝盖疼注意四问题10-13
- [事件]老人少练头颈绕圈10-12
- [事件]常打呼噜开车要当心10-12
- [事件]睡好了提升幸福感10-12
- [事件]多喝水能抗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