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男子腰腿麻痛 竟因脑里“长虫”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白云区的冯先生刚31岁,两个月前突然感觉右下肢麻木疼痛,辗转几家医院也没找到原因,后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刚开始,医生怀疑几种常见疾病,检查后都被否定了,随着检查的深入,医生发现冯先生的嗜酸性粒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入院时10%,三天后就增长到29.4%,这给了主治医生杨灿洪明显提示——冯先生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非常大。杨医生追问冯先生的饮食习惯和病史,冯先生才说之前到顺德吃过鱼生,并且两星期前有“感冒”症状。随着检查的深入,冯先生最后被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感染的寄生虫为广州管圆线虫。
事件哪些胸闷可能是心脏病
(来源:人民健康网)编者按:“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人民健康网推出《“健”识早知道》专栏,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
事件男人在下列6种情况下也都会勃起
(来源:生命时报)一提到男人勃起,人们通常就会将其同男人动了色心联系起来。其实,成年男性并非仅在性唤起时才会勃起。美国奥斯汀泌尿外科研究所专家库什克·肖博士指出,“勃起的过程非常复杂,它涉及到大脑、心智、神经、血管、激素以及机体组织的同步协调工作。”有不少情况,都可能引起勃起。
事件嫌“脏”掏耳朵真的没必要
(来源:北京日报)最近,澳大利亚《那就是生活》杂志刊登的一篇报道引发关注。文中提到,一名女性每天晚上都有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先是听力出现问题,接着出现了颅内感染,差点危及生命。
事件年轻人爱网恋不愿相亲
(来源:生命时报)近日,某社交媒体发布《2019年95后恋爱报告》,公布了一系列95后在结婚年龄、消费观、物质需求等方面的观点。本报就相关内容,请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签约心理咨询师郑莉进行解读。
事件吃饭塞牙可能是5种牙病闹的
(来源:人民健康网)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事件七成受访者担心婚恋平台泄露隐私
(来源:中青报)注册婚恋交友平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过,用户信息不实、诈骗陷阱和信息泄露等问题,导致年轻人难以放心地将婚恋交友平台作为“脱单”渠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72名单身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0%的受访单身青年担心婚恋交友平台泄露用户信息,66.7%的受访单身青年担心平台上用户信息不实。78.5%的受访单身青年建议平台建立信息保护机制,防止用户信息泄露。
事件熬夜补作业9岁女孩心脏早搏3万次
(来源:健康时报)(健康时报记者郑帆影)9岁小女孩,24小时竟有3万多次室性早搏!两个月前浙江女孩小月感冒后经常心慌,没有好好休息,临近开学还日赶夜赶补暑假作业,疲劳过度,导致心脏早搏越来越严重,飚至3万次!回想起这惊险一幕,小月的家人很后怕。
事件头晕胸闷或是心跳骤停征兆
(来源:广州日报)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广州街坊王叔(化名)与朋友聚会吃饭返程等车的时候,突发心跳骤停。幸运的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急诊科陈德雄主任医师刚好路过,马上对王叔实施了心脏复苏,由于在黄金救治时段内约5分钟不间断的急救,王叔幸运地获救。
事件啤酒肚发硬更危险
(来源:生命时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社会医学院公众健康医学系客座教授闫爽 啤酒肚是中年男性不请自来的“朋友”,很多人戏称其为“将军肚”,不以为意。其实,啤酒肚分两种,有的摸起来软软的,有的却紧实坚硬。如果啤酒肚发硬,就要提高警惕了
事件一颗童心助长寿
(来源:生命时报)人到老年,不应暮气沉沉。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老年朋友不妨在生活中培养一颗“童心”,日子将变得有趣而美好。丹麦有研究显示,“忘掉”年龄有益身心健康,能提高免疫功能,让老人不易得病。
事件8岁男孩身高猛长骨龄11岁性早熟
(来源:健康报网)宋萃8岁的聪聪休学在家已经两个月了。半年前,他发现自己和别的男孩子有些不一样。除了个头比其他男孩高一截外,嘴唇上冒出了胡须,声音也变粗了。“妈妈,我不想去上学,同学们都笑我”。妈妈很着急,带着他来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聪聪的身高比同龄孩子高出十几厘米,骨龄检查提示11岁,外生殖器已经发育,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性早熟。“平时生活中很注意了,没吃激素,也从不吃反季节蔬菜、水果,孩子怎么就性早熟了呢?”聪聪妈妈十分疑惑。医生表示,性早熟发病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肥胖、外部环境、疾病、压力、种族及遗传因素等均可能造成性早熟。
事件体重暴增 可能是“肾病综合征”
(来源:南方日报)慢性肾病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临床上,不少首次到医院就诊的肾病患者往往已经是病情严重的阶段,治疗效果也差强人意,因此人们认为肾病会“隐身”。
事件心源性卒中需心脑同治
(来源:光明日报)卒中作为重大慢病之一,是目前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共存,如房颤、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源性卒中已经成为老年人卒中的重要原因,迫切需要多学科合作、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医学模式。这对有效降低我国老年人口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机会,非常重要。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