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网评文章
"长期新冠"症状达200多种
(来源:生命时报)一些新冠肺炎患者可能会在感染消失后出现持续数周或数月的症状,这种症状有时被称为“后新冠综合征”或“长期新冠”(longCOVID)。7月15日发表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称,那些经历了“长期新冠”的患者,累计报告了200多种症状,涵盖人体10个器官系统。
事件长时间日照也能晒出白内障
(来源:科技日报)炎炎夏日,人们在外出时都会给皮肤做好防晒。不过,你给眼睛防晒了吗?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200万例白内障病例可能是由长期阳光暴晒所致。美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每天晒太阳超过5小时以上的人,其发生老年黄斑变性的几率是日晒不超过2小时的人的两倍。对此,黑龙江省医促会眼视光与眼健康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江苏苏州市高新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周丹表示,在夏季,对于一些有基础眼病的老年人、白内障患者做好眼部防晒很有必要,同时少年儿童也要加强眼部防晒。
事件面对失恋小心情感咨询套路
(来源:中青报)26岁的张明微信聊天记录里,仍然保存着情感咨询师为他制订的挽回计划:5月10日发消息问对方在干吗;5月18日打电话;5月20日送礼物;5月23日发消息,等等。然而无论张明如何“努力”,他都没能挽回女友。
事件关节炎能预测天气原来是这回事
(来源:北青报)相声大师刘宝瑞的著名单口相声《黄半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相声中黄半仙能预测天气的神技可把乡亲父老镇住了。但凡他说第二天要下雨,那绝对不刮风,他说会放晴,转过天绝对是大太阳。要说老天爷为啥这么给他面子,这还真得感谢他那个一变天就腿疼的老婆——一位“资深”关节炎患者。
事件这7种“冬病”夏治正当时
(来源:北青报)三伏天“驾到”,除了忍受闷热黏湿的气候,也别忘了高温酷暑季节给我们带来的格外福利——很多人会抓住这段时间采取一些中医特色疗法,以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一提起“冬病夏治”,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闻名的“三伏贴”。其实,远远不止于此。今天就给大家介绍7种适合夏治的疾病,以及多种治疗方法。
事件流鼻血时这个习惯性动作要不得
(来源:北青报)近期有网络新闻报道,湖南一名3岁的小男孩就因为流鼻血后的不当操作不幸离世。原来,孩子在鼻子出血后,仰头止血,结果血液流到嗓子,形成凝块堵住了气管。送到医院时脸色发青,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事件口腔医疗暴利有多严重
(来源:北青报)一颗假牙成本百元,但是种植一颗牙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准备冲刺A股IPO的家鸿口腔的招股书透露了其中的秘密。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家鸿口腔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9.74%、47.58%和43.21%。从毛利率来看,口腔行业确实堪称暴利行业。(7月14日《北京青年报》)
事件心肌桥是怎么回事
(来源:生命时报)心脏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昼夜不停地工作,冠状动脉则默默地帮它运输中转着血液。心脏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则被称为心肌桥,通过冠状动脉CTA可以看到,心肌桥形似“断桥”,因此得名。
事件性爱前不要憋尿
(来源:生命时报)北京读者费先生问:我今年48岁,无意中在性生活时发现,自己憋尿后,阴茎勃起会好一些,性生活的质量也有所提高。我就觉得可能憋尿有助于性功能,所以平时即使需要上厕所,我也会尽量忍一忍。但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排尿有时候感觉无力。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前列腺炎。请问这是憋尿导致的吗?
事件向全球的长寿区学护血管
(来源:生命时报)编者的话: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曾说:“人与动脉同寿。”意思是,血管年轻人就年轻,血管老化人就老化,血管破了人就会死亡。如今,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越来越多人年纪轻轻血管就变老了,令心脑血管病提前发生。如何防止血管老化,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着自己独到的养生经,本期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事件糖吃太多心血管风险高
(来源:生命时报)糖吃太多,心血管风险高。高脂高糖不利健康已是共识。然而,哪些食物组合增加中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呢?《英国医学委员会·医学》杂志刊登牛津大学一项新研究给出的答案是饮食中的巧克力、糕点、黄油、糖、苏打水、果汁占比过高,最不利心血管健康。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