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吹空调要防中阴暑

夏季高温时,许多家庭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由于白天还是很热,有些人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这个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这样做很容易感冒。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风寒,也会中“阴暑”,患者会有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暑分阳暑和阴暑。阳暑多因在阳光下曝晒或高热密闭环境下工作造成;阴暑是因贪凉饮冷、露宿、长期呆在低温的空调房里或频繁出入空调房间等原因造成。随着空调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中暑是属于阴暑。按照中医理论,伤阴暑主要是因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引发,常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由于过度贪凉而出现,如果过于避热趋凉,均可导致风、寒、湿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立秋之后少开空调防“阴”暑
由于夏秋之交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医生建议,立秋之后最好少吹空调,即使使用空调也要得当,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避免着凉感冒,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将家中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混浊、潮热。
另外,医生也提出解决“阴暑”之道。如果中了“阳暑”,可以服用“白虎汤”,即用甘草、石膏、知母、粳米熬的汤,切不可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否则会火上浇油。“阴暑”分3种情况,类似感冒的“阴暑”患者可服用香薷、厚朴及白扁豆熬的汤;若症状类似感冒并伴有嗓子疼痛,可服用香薷、厚朴、白扁豆和银花、连翘熬的汤;另外,夏秋之交不可贪凉,在喝绿豆汤祛火的同时,每天最好喝两口姜汤护好脾胃,也可预防“阴暑”。
- [事件]范志红:下馆子后为啥特别渴05-26
- [事件]天津防卒中气象预警成效好05-26
- [事件]长湿疹是在排湿吗05-26
- [事件]反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变老从舌头味觉下降开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语疗愈心灵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33评热病论之...05-26
- [事件]范志红:下馆子后为啥特别渴05-26
- [事件]天津防卒中气象预警成效好05-26
- [事件]长湿疹是在排湿吗05-26
- [事件]反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回事05-25
- [事件]变老从舌头味觉下降开始05-25
- [事件]自言自语疗愈心灵05-25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