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岁月不饶人,老人大都是成人身体、小儿体力,损耗健康和寿命。很多人不知道,人体有5处肌肉对长寿很关键,常锻炼就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网评
事件
(来源:广州日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80%的儿童在7岁以前发生过两次以上的中耳炎。专家指出,并非所有中耳炎都有明显症状,需家长多加留心。
网评
事件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8月19日是我国首个医师节。近年来,我国医师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增长,截至去年底,全国执业医师数量达到339万,同时医师们也面临着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需要改善。
网评
行业新闻
(来源:新浪健康养生)滑精,又称滑泄,指夜间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动滑出的病症。大家听的更多的是“遗精”这一生理现象,遗精指在未进行性交时,精液自行泄出。而滑精则是遗精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不少人都被烫伤过,老一辈常常拿出酱油、牙膏、灶灰……作为紧急的“急救措施”。烫伤后,这些“土办法”真的有效吗?
网评
事件
(来源:北青报)最近几天,微信朋友圈都在转发热议这样一条消息:因为吃凉拌木耳,一家几口出现食物中毒,甚至一个孩子因为多脏器衰竭而生命垂危,处于急救状态。就吃个木耳,真有那么可怕吗?
网评
人物
(来源:中国医药报)“我的手指就扭了一下,怎么半个月肿还不消?”35岁的小张,着急地询问医生。原来他2周前与同事玩闹时,被同事捏住中指扳伤,伤后在一家小医院就诊,按“伤筋”处理,服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疼痛虽然减轻,但关节活动不稳伴肿大,现到中医院骨科就医。医生检查见右手中指中节指间关节梭形肿大,压痛。拍X线片无异常,诊断为:中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不完全断裂。需给予进一步外固定治疗。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睾丸是男性独一无二的器官,被大家形象地称为“蛋蛋”,虽然我们平时会用“蛋疼”来形容“无奈”“纠结”,但其实男性的睾丸真的会疼。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明明刚吃了饭不久,却又觉得肚子在叫。美国“男士健康”网站总结了总是感到饥饿的十个原因,可概括为“五多五少”。
网评
事件
(来源:羊城晚报)所谓神药、偏方里可能偷掺了激素,普通的关节炎吃成了股骨头坏死,不得不换人工关节。广州一医院每年都能接收近10例类似病例。
网评
事件
(来源:科技日报)8月10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官网详细公布了世界首例产妇肺移植的救治过程。此前两天,手术主刀医生、该院副院长陈静瑜在长篇博文《沉重揪心的世界首例产妇肺移植》中写道,希望此类手术仅此一例。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76岁的欧阳大叔近期总感觉耳朵里有杂音,特别是老听到一种心跳的声音。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这是搏动性耳鸣,可能是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征兆。
网评
事件
(来源:南方日报)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副主任医师施志国透露,他曾在一个晚上收治了5例蛇咬伤患者。
网评
事件
(来源:南方日报)8月3日下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来了一名脸部怪异的中年男性患者,他的出现立刻引来了周围人群的围观——只见这名患者左眼上眼皮上挂着3个铁钩,一边走铁钩一边不停地晃动,面部也随铁钩的晃动,不时变换着各种痛苦的表情。
网评
事件
(来源:广州日报)人体“清道夫”居然变成“吸血鬼”。记者昨日从中山附属七院获悉,该院近日接诊了一位嗜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罕见病患者,其出现三周高热,经检查后发现病因竟是人体的“清道夫”被过度激活所致,以至于损伤肌体组织。该名患者经治疗已脱离生命危险出院。
网评
事件
(来源:钱江晚报)“异烟肼”,一个奇怪的词,近日却上了热搜。这是一种治疗结核病的药,最近却有了新的用途。
网评
事件
7月31日,我在别有病网公众号(byb-cn1963)上发了一篇文章:干货!如何快速判断风寒湿(http://www.byb.cn/doc_17062.aspx),没想到,技术性这么强的文章,居然成为了本公众号开通以来,阅读量最高的文章,已经向80...
原创
本站
(来源:扬子晚报)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一对夫妻因34岁独生子出车祸去世,开始尝试试管婴儿,今年6月,67岁的妻子怀上双胞胎,却遭遇产检难。这事在网上也引来很大争议。这位妻子很困惑:“就是喜欢孩子,咋跟罪人一样了?”
网评
人物
(来源:钱江晚报)上晚自习时,高三学生小费忽然觉得头晕,老师闻迅呼叫120救护车,车子没到,他已昏迷不醒。最后经过抢救与康复治疗,上周,小费复查,一切均好,不但行动自如,思维也没有受到影响。“耽误了几个月,下学期我们准备复学,迎战高考。”小费的妈妈说。
网评
事件
(来源:生命时报)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口腔里的伤口不仅比皮肤伤口愈合得更快,还不容易留疤。近日,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网评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