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事件

刘清泉:中医药抗疫的误解要澄清

(来源:健康报网)2月6日,武汉市以中西医结合方式防治新冠肺炎的两家定点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有23名患者“组团”出院。疫情高压之下,中西医结合治疗交出的这份阶段性答卷让人倍感振奋。中医药是如何战“疫”的?能发挥多大作用?与西医治疗如何优势互补?连日来在上述两家医院指导救治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事件

疼痛老少有别

(来源:生命时报)年纪大了,疼痛就爱缠上身,这边不疼、那边又疼,总是挥之不去。年轻人的疼痛往往是急性的,而老年疼痛则多是慢性的,起病缓慢、病程时间长,其间还可能有短时间的加重。

事件

国医大师熊继柏:准确运用中医药

(来源:经济参考报)“这次新冠肺炎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体中医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既考验我们的医德医风,也考验我们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我们不单单要有决心,更要有办法,而且要有准确的办法,即准确的辨证施治法则以及预防措施。”国医大师、湖南省防治新型肺炎中医药高级专家组顾问熊继柏近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道。

事件

新冠肺炎疑似检测系统获批注册

(来源:科技日报)发热排查人力成本高、结果不准确,核酸检测条件要求高、确诊时间长……快速准确锁定疑似病例人群成为疫情控制的关键!日前,天津大学成功研发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快速检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并实现大数据监控预警,有望为疫情控制提供新思路。该系统的便携式检测仪单元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事件

醉酒伤害,女大于男

(来源:生命时报)喝酒对健康的影响也有性别差异。大量饮酒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大过男性,致死风险也更高。

事件

泰首例本地人传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来源:光明日报)泰国第一例本地人传人新冠肺炎患者日前康复出院,这位面带笑容、看上去身体不错的出租车司机出现在媒体面前,分享了自己患病前后的心路历程,话语中所表现出的善良包容和乐观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

事件

新冠肺炎从第三版开始加入中医诊疗

(来源:健康报网)新冠肺炎在武汉突然暴发时,科学家对这种新型病毒一无所知。在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的统筹协调下,中国各医学领域的科学家紧急行动,在病房、在实验室,从观察摸索开始,逐渐丰富了对这种突发传染病的认知,在第一时间汇集成了针对这种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案。而且,随着科学认知的逐步深入,诊疗方案也一直处在更新和修订的状态,成熟一版推出一版,用以指导各地开展科学防控和救治,让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时间转化为临床实践。 日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发布,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一直为此日夜兼程的医学专家。

事件

气溶胶对新冠肺炎流行影响有限

(来源:健康报网)本报讯(记者张磊)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就在一天前,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指出,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事件

动脉堵了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

(来源:生命时报)家里厕所堵了,人们会毫不犹豫拿起通便器疏通马桶。可血管堵了,就没那么容易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73.5万人心脏病发作,61万人死于冠心病,两者占到死亡总人数的1/4,由动脉堵塞引起的心梗、脑梗,致死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近日,美国“MSN网站”总结了动脉堵塞的微妙迹象,大家应引起重视。

事件

很多老年病跟“渴”有关

(来源:人民健康网)“多喝热水”是不少老年朋友常挂在嘴边的“养生法宝”,这样想来,他们的饮水量一定达标了。但事实上,喝不够水是全球老人都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事件

睡不好觉会腰痛

(来源:生命时报)挪威科技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睡眠问题会令慢性腰痛、肌肉骨骼疼痛患者难以恢复。

事件

酒精消毒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来源:燕赵晚报)2月8日,河北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警惕酒精消毒的危险。

事件

中医国家队武汉主战场显身手

(来源:人民网)2月3日,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

事件

起底新型冠状病毒家族

(来源:北京日报)2020年1月12日,国家卫健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如今,为疫情防控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战斗在全国上下继续着。2019-nCoV,是一种既不同于2003年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冠状病毒(SARS-CoV),又不同于引发2012-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冠状病毒(MERS-CoV)。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对于冠状病毒,我们应该了解更多相关科学知识。

事件

一次性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孙博洋)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介绍疫情防控中维护市场秩序等相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事件

武汉疫情后当心出现次生心理障碍

(来源:中青报)这个春节,全国31个省(区、市)都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与此同时,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足不出户,在家中度过特殊的“封闭式春节”,通过新媒体密切关注疫情发展。

事件

CT将成为新冠肺炎检测的重要标准

(来源:中国妇女报)记者2月6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健委于5日召开全国发改、卫生系统电视电话会,指导各地有效调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第三方机构等检测力量,加快实验室改造升级,配置检测必须设备,千方百计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效率,确保疑似病人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检测,最大程度为临床治疗和联防联控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事件

含氯消毒剂不能跟酒精混用

(来源:广州日报)疫情时期,卫生消毒的需求大大增加,医用酒精、消毒剂是最常用的,有的家庭或个人甚至大量购买、储存、使用。如何安全地卫生消毒?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主任技师钟昱文作出指引。

事件

内衣不能“自发热”

(来源:生命时报)冬季保暖内衣市场异常火爆,特别是一些被冠上“高科技”名词的发热内衣。在购物网站搜索发热内衣,就会出现各种“自发热”“37℃恒温”“发热黑科技”等宣传标语。它真的那么神奇吗?

事件

北京防疫期间禁止各类群体性聚餐

(来源:北京商报)2月5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针对最新疫情及线上咨询方式,餐饮行业及聚餐活动管控,诊断试剂、诊疗药物、疫苗研制等方面回答市民关切的问题。

事件
搜索 百度 google 360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