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渠县半数家庭患虫癌-包虫病

【byb.cn 】(来源:澎湃新闻网)核心提示:一种名叫包虫病的传染病正在高原牧区肆虐。包虫是一种肉眼无法察觉的虫卵,往往寄生在狗身上,通过与人接触、或被污染的食物、河水、甚至空气,进入人的身体,潜伏期长达5-30年。患者一旦确诊,往往已是中晚期。
石渠色镇附近,一只狗跑过一处堆满生活垃圾的水塘。狗是病原体的主要来源。一种名叫包虫病的传染病正在高原牧区肆虐。
10月20日,四川省石渠县疾控中心,32岁的曲初一脸惊恐地向工作人员打听她的病情。曲初是蒙宜乡的一名村官,在前次华西医院的诊疗中,她被查出患泡型肝包虫病。
"太可怕了,我没想到自己也会得上这个病。"她原本以为只有牧民才会患病。
包虫是一种肉眼无法察觉的虫卵,往往寄生在狗身上,通过与人接触、或被污染的食物、河水、甚至空气,进入人的身体,潜伏期长达5-30年。患者一旦确诊,往往已是中晚期。公开信息显示,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地是肝包虫的高发区,受威胁人口约为6000 万左右。在海拔4200多米的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这一病症的发病率长期高居国内之首,该县副县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全县半数家庭饱受病痛折磨,2007年人群患病率更是高达14.99%,系国内罕见的包虫病高发地区,居世界之首。
包虫病分为囊性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其中70%的泡型包虫病患者在5年内死亡,10年内的死亡率高达92%。因其高感染率和高致死率,包虫病又有"虫癌"之称。
无法知晓"虫癌"夺走多少生命。2005年,这种牧区传染病获国家层面重视。2006年,国家卫生部以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形式,启动了包虫病防治项目,将包虫病纳入了国家免费救治的传染病之列。
四川省亦于当年启动肝包虫防治项目,按计划到2009年,将解决甘孜州5.3万人的人畜混饮问题,从而阻断包虫病病源。
10月22日,石渠县分管包虫病防治的副县长仁孜向澎湃新闻坦言,因为资金等原因,当地净水工程和犬类管理推进乏力,而这两项工作被视为切断虫卵源头的关键。
10月中旬,澎湃新闻记者走访石渠多个乡镇,发现防治项目虽已历时8年,但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固化的思想、窘迫的财政、以及极端气候,一度让防治工作陷入困境。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事件]小中风影响将持续十年05-24
- [事件]激素掌控我们的性命05-23
- [事件]脑梗有五个祸根05-23
- [事件]脊柱侧弯正在伤害孩子的健康05-23
- [事件]激发性欲 男靠看女靠听05-22
- [事件]听力损失38.75分贝痴呆...05-22
- [事件]有家族史糖尿病风险增19倍05-24
- [事件]冬天怀孕孩子不易发胖05-24
- [事件]小中风影响将持续十年05-24
- [事件]激素掌控我们的性命05-23
- [事件]脑梗有五个祸根05-23
- [事件]脊柱侧弯正在伤害孩子的健康05-23
- [本站]说说亲历的麻醉手术05-22
- [事件]激发性欲 男靠看女靠听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