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同一药方相差500元 中药治涨在何方

同一药方相差500元 中药治涨在何方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1-7-19 09:51
【分页导航】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魏英杰:在当前通胀背景下,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是市场趋势,而游资炒作加剧了价格涨幅。游资之所以“得逞”,一方面在于中药材价格被低估,另一方面在于中药材产地集中,产量不稳定。所以,这轮价格波动恰好提醒了一点,就是中药材价格的稳定有赖于加强理顺其产销机制。即要根据中药材生产特点,尽快增强其生产能力。比如对于一些野生中药材,鼓励和推广人工种植。而对于人工种植中药材,则应加强市场机制,使其流通顺畅,产销趋于平衡。最终改变中药材靠天吃饭的特点,让其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和销售体系。这样即便出现价格波动,也很快就能恢复。

 

  监管 政府与市场需联手治涨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范正伟: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价格上涨,至少是对中医药价值的肯定,这正是中医药繁荣的基本前提。当然,光有这种肯定与认可还不够。再好的东西,如果贵得人们消费不起,必然会“曲高和寡”走向衰微。

 

  从“贵族化”证明价值,再到“去贵族化”实现普及,这应是中医药发展的合理逻辑。在这方面,固然要强调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但更要看到,诸如导致中药价格暴涨暴跌的供需不足等因素,凸显了中药“自生自灭”式尴尬、政府“看得见手”的缺位。因此,如何更好地将政府与市场结合起来,将是中药价格暴涨带来的最大启示,而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自救 品牌药企共抓药源安全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玉峰:中药企业未来发展资源稀缺日益显现,已经成为中药行业共同面对的危机。目前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中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较大损害。如何解决这个困窘的局面?我认为,为缓解上游原料资源短缺所造成的压力,药企成员可以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携手解决药材资源的短缺问题。品牌药企通过共建原料基地、共同搭建储备交易平台等方式切实从根本上保证原材料的安全。品牌药企从制药口达成联盟,充分说明中国医药产业从制造进入到了一个品牌精细化运营的阶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