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频繁打嗝是胃气下不去

频繁打嗝是胃气下不去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5-12 00:01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偶尔打嗝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打嗝频繁甚至不能自行停止,就需要重视了。医学上称打嗝为“呃逆”,若呃逆持续时间长、总是反复发作,就称为“顽固性呃逆”。它看似小问题,实际上是个大麻烦。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李宝乐

  《生命时报》 2025-04-11 第1887期 第8版


  呃逆多是膈肌痉挛收缩导致气流突然上涌,引起声带震动,产生短促且响亮的声音。中医学治疗呃逆的历史悠久,中医古籍里有“哕”“哕逆”“咳逆”等相关名称,《黄帝内经》有“胃中气逆为哕”的记载,明代《景岳全书》有“哕者,呃逆也……胃气不和,皆能致之”之说,清代《医宗必读》中提出“治呃之法,当以降气为主”,可见,胃气不降而上逆,是引发呃逆的主要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呃逆大多和饮食不节制有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将食物转化成营养精微物质,从而濡养身体。脾为五脏之一,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为六腑之一,主降浊,以降为和。正常生理状态下,脾胃升降协调,共同成为人体气机的升降枢纽。如果饮食过量、饮食不规律、肥甘厚腻之物吃得过多,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升,上逆动膈,造成呃逆。此外,情志不畅、风寒之邪犯胃、先天脾胃虚弱等,也是引起呃逆的因素。比如,忧愁思虑过度,则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致脾胃气机逆乱,胃气不降,上逆动膈冲喉而呃逆;外感风寒犯胃,寒遏胃阳,壅滞气机,胃气失和不降,上逆动膈而成呃逆;先天正气亏虚或久病之后脾胃虚弱,脾升胃降失常,胃气不降,动膈冲喉而成呃逆。

  众多中医学者根据临床实践,探索出了各种治呃逆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呃逆的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寒证常用丁香散,热证则选竹叶石膏汤,虚证中阳虚可选理中汤,阴虚多服用益胃汤。正如清代《证治汇补·呃逆》中记载:“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基于此,生活中可以用丁香2克、柿蒂2克、生姜2片来泡水代茶饮。

  针药结合是中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常见思路。临床上,多以内关、膻中、中脘、足三里、膈俞等穴位为主,酌情加梁门、气海以温胃止呃,加内庭以清胃降逆,加太冲、阴陵泉以化痰降逆止呃。当然,还可选择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背俞穴拔罐等中医外治法。平时可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天突(胸骨上窝中央)、攒竹(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等穴位,以自身能耐受为度,连续按揉1~3分钟,同时配合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常常能立即止呃。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