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零添加”六宗罪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抹黑添加剂 制造伪健康 误导消费者 盘点“零添加”六宗罪
《生命时报》 2025-04-08 第1886期 第13版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使用“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为什么不能标注“零添加”?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零添加”在污名化食品添加剂。“零添加”通常被企业用于强调未添加防腐剂、香精、色素、甜味剂等特定添加剂,但消费者分不清哪种成分是“零”,就会认为“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坏的”“某种成分很危险”。实际上,每一种食品添加剂在投入使用前,都会经过科学家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并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只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规范使用某些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零添加”并不会让某种食品成为“优等生”。应该用防腐剂却不用,可能带来致命风险。以香肠为例,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防腐剂亚硝酸盐,以抑制肉毒梭状杆菌生长。若不添加,肉毒梭状杆菌可能会大量繁殖,产生肉毒素。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不到1微克就足以致命。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几乎不存在。“零添加”会干扰大家对食品行业、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信任。很多人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就深恶痛绝,一定程度上是“零添加”“不添加”这样的宣传造成的。
第二,“零添加”在误导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焦虑。“零添加”听起来很美好,消费者往往误认为产品“完全无添加”或“更天然健康”。但实际上,“零添加”可能是在误导宣传。例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由于自身特性不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本身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声称“零防腐剂”完全是废话。宣传“零添加”是在利用消费者对“天然”“无添加”的偏好,制造一种虚假的健康感。长期如此,消费者就可能对每种添加剂都产生焦虑感,要求所有成分都是“零添加”。
第三,“零添加”让消费者放松警惕,忽视了真正的健康问题。比如,有些食品标注“不添加色素”“零防腐剂”等,但可能高盐、高糖或高脂肪,“零添加”会让消费者忽略食品标签上更重要的信息,比如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真正的健康选择,应该是基于全面了解食品成分,而不是被几个字眼迷惑。
第四,“零添加”让消费者形成错误的健康观念,忽略整体膳食的重要性。消费者会被“零添加”吸引,认为只要食品“零添加”就一定是健康的。这种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无法了解食品的全貌,只能被表面的宣传牵着走。实际上,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整体膳食的多样和均衡,而不是单纯追求某种食物、某一方面的“零添加”。如果消费者因为“零添加”盲目选择这些食品、只吃这样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五,“零添加”让食品行业陷入“伪健康”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很多企业过度依赖“零添加”营销,不注重提升产品品质。比如,有些企业为了宣传“零添加”,会减少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投入,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那些真正注重产品品质、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的企业,反而可能因为不搞这种噱头而被市场忽视。长此以往,整个行业的创新动力都会被削弱,消费者最终也会为此“买单”。
第六,“零添加”掩盖了食品的其他问题,存在安全隐患。“零添加”标签还可能掩盖食品的其他问题。比如,“零添加”酱油确实可以不用防腐剂,但这样的产品很容易发霉,在南方夏天比较常见。消费者很可能只看到了“零添加”,却忽略了食品安全风险。
国家这次明确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传用语,是非常必要的。消费者需要的是真实、全面的食品信息,而不是被几个字眼牵着走。食品行业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真实品质,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而不是依赖噱头营销。消费者需要学会正确解读食品标签,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而不是被“零添加”这样的宣传迷惑。禁止“零添加”“不添加”等用语,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保护。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盘点“零添加”六宗罪05-08
- [事件]儿时输不起 长大难成功05-08
- [事件]外治止住孩子打鼾05-08
- [事件]健脾先泄膀胱05-07
- [事件]手脚青筋透露疾病05-07
- [事件]每天走多少步合适?05-07
- [事件]嚼口香糖吃进很多微塑料05-06
- [事件]让晚年时光慢下来05-06
最新文章
- [本站]胆囊摘除术后的感悟05-08
- [事件]盘点“零添加”六宗罪05-08
- [事件]儿时输不起 长大难成功05-08
- [事件]外治止住孩子打鼾05-08
- [事件]健脾先泄膀胱05-07
- [事件]手脚青筋透露疾病05-07
- [事件]每天走多少步合适?05-07
- [事件]嚼口香糖吃进很多微塑料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