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本站>> 从湘大宿舍投毒案说起

从湘大宿舍投毒案说起

byb.cn
[本站]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2025-1-23 00:01

    【byb.cn 人体管道工】2025年1月9日,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开庭。公诉机关举证证明,学生周某某因琐事与舍友产生矛盾,购买高纯度秋水仙碱投入一舍友(化名小钟)的麦片中,另一舍友(小张)误食麦片后入院抢救不幸身亡。公诉机关认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周某某的刑事责任,建议量刑为死刑。

byb.cn

byb.cn

byb.cn

  这又是一起发生在大学生宿舍内的悲剧,事件起因也很简单,就是生活琐事。简单来说,就是一屋住了四名学生,其中包括受害人小张(宿舍长)在内的三名学生,是原宿舍居民(法学院的),而犯罪嫌疑人小周(27岁,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是从其他宿舍调过来的,之前他已数次更换宿舍,据悉都是和室友关系不合。


  因宿舍的生活琐事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积怨最终暴发犯罪嫌疑人小周,为了报复室友小钟,在其日常食用的麦片中,投入了致死剂量的治疗痛风的药物秋水仙碱,而受害人小张,因经常有和室友分享零食的习惯,在2024年的4月7日,误食了这个有毒麦片,然后中毒发病,虽经医院全力抢救,终因在4月13日多器官衰竭死亡。在警方4月12日接警调查案件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小周被怀疑投毒,但其因为害怕而否认......


  其实,发生在大学生宿舍里的投毒案,不是一起两起了,比较有名的,最起码有五起:

  第一、发生在1994和1995年清华铊中毒案受害者:朱令;投毒者:未查明。朱令则在2023年12月22日去世。

  第二、发生在1997年北大铊中毒案,这也是高校中发生的第二起铊中毒案受害者:江林、陆晨光,北京大学化学系94级的男生。投毒者:王晓龙 受害者的同班同学。此案受害人江林、陆晨光,系北京大学化学系94级的男生,犯罪嫌疑人王晓龙与江林同班不同寝室,与陆晨光同寝室不同班。王晓龙曾交待,过去江林与他关系好,后来却不理他了,所以投毒。为实验投毒量,他把陆晨光当作实验对象也投了毒。王晓龙交待了投毒的一些情况后,医院对两名受害人及时用了解药,方转危为安。据悉,投毒者被判11年。

  第三、发生在2004年6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中毒案受害者武辉;投毒者:贡昌春(博士)。因嫉妒上司的能力,先后两次投毒,致使被害人多器官受损。后经多方治疗,受害人武辉身体状况逐步好转,头发已经慢慢长出近60%,除了“秋水仙碱”中毒给他膝关节以及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仍需继续治疗外,一切正趋于正常。最终有关部门给他作的司法鉴定显示,中毒给他造成了“轻伤害”。未查到投毒者受到的处罚。
  第四、发生在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硝酸铊中毒案投毒者:中国矿业大学(校址为江苏徐州)材料工程系大一学生常某。被害者:投毒者的3位同班同学。据介绍,犯罪嫌疑人常某与铊中毒的3名大学生牛某、李某、石某均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机电系材料专业06级的同班同学。经过警方调查,常某最终承认了自己投毒报复同学的事情。“以前他和中毒的3同学都是在一起玩的,后来由于一点小事情,他和3同学有了点矛盾。3同学就不和他玩了。每次3人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对他也爱理不理的。”后来,常某通过非法渠道得到了铊,在查阅相关铊的资料后,他决定让3同学尝尝铊中毒的滋味。5月31日晚上,常某带上铊水,极力邀请3同学到食堂吃饭。在吃饭时,他趁3同学不注意,把铊水倒进了3学生的碗里。3同学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暗中向他们下毒手,据悉,投毒者被判了15年有期徒刑。

  第五、发生在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中毒案受害人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他是被害人黄洋的室友。作案动机就是生活琐事。在饮水机中投毒,致被害人死亡。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最终于2015年12月11日被执行死刑。


  为何在大学中频发投毒案?除扬州大学当事人为60后,其他的案发时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大体上有三点原因:


  第一、独生子女,带来精致的利己思维

  这一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从小就是小皇帝,唯我独尊,精致的利己主义思维,缺少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在中小学阶段,过分追求分数,而忽略了道德修养。而到了大学阶段,一旦在陌生环境中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就不知如何处理,精致的利己思维导致处理矛盾时走向极端。我们近几年的教育及家庭模式,培养的孩子是争强好胜的多,怕吃亏或不能吃亏的多,占有欲很强,不能分享,不懂协作,易生冲突。

  第二、高智商和低情商

  由于从小的生长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换言之,就是课业都很好,但就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换言之,擅长做事而不擅长做人。因为事情大多是静止的,而人是活的。每个人的品行都不一样,面对千变万化的人,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寻,只能从实践中学习,而这恰恰是这代年轻人欠缺的。尤其是高智商的人,很多人社会经验少,往往情商都很低。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最能体现出来,往往走向极端。

  第三、宿舍是矛盾冲突的爆发点

  上面这几起投毒事件,大都发生在同宿舍、同办公室。大家朝夕相处,难免会因为生活琐事发生摩擦。而这种矛盾得不到有效处理和释放,累积起来必将爆发。所以,作为家长,要经常关心子女在宿舍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应对的方法,从而避免矛盾激化。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马家爵案,他到不是投毒,而是直接将室友锤杀并藏尸于室内。马之所以杀人,主要是因为自己家里穷,常有自悲心理,又在不经意之间,被同学的一句话伤了自尊,所以起了杀意。但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只有一人幸免于难,他就是林峰。林峰与马加爵同宿舍,两人关系较为融洽。之前马加爵生病那会整个人都不舒服,林峰特别热心,主动照顾起他,不仅跑去药店给他买药,还一日三餐按时给他送饭,这在他孤僻的大学生活中,无疑是一抹温暖的阳光,而林峰就此逃过一劫,看来还是老话说的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总之,从上述案件中,作为家长和学生,有这么两点启事:

  1、家长要多培养孩子的情商。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孩子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孩子脱离了父母的视野和呵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时无法面对室友文化,如果遇到问题,得不到父母的指点,小矛盾容易积累成大矛盾。

  2、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随意吃别人的东西,像湘潭大学案,受害人张某并非是犯罪嫌疑人要直接加害的对象,但就是他不经意间吃了他人的食物而中毒。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身体发生不明原因的不适,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并且提醒医生可能有中毒情况,以便让医生排查。如果出现掉头发,说明可能出现了肾中毒,因为很多毒素都要通过肾来代谢,而中医认为,头发是肾的花朵,很多肿瘤化疗的病人之所以会掉头发,其实这就是化疗药物对肾的损害,当怀疑自己有中毒倾向时,甚至可以报警,以便及时找到毒源。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句话很多的危险,都来自于身边最熟悉和有利害关系的人!!!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