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

精读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3-1-7 08:29
【分页导航】

  【byb.cn XJ】在上一篇“热论”中,我们提到了人体发热,主要来自于受寒和感染,而《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由于作者认识上的局限性,对感染引起的发热知之甚少,因而“热论”主要讨论的就是受寒引起的发热。


byb.cn

精读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


  人体受寒引起发热,是人体的自保表现。因为人是恒温动物,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来维持自身的新陈代谢。因此,当人体某个部位受寒后,导致经络堵塞,形成寒凝,此时,人体就会调动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气血来攻寒凝的部位,以期化开将经络打通,发热由此出现。所以说,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保现象,当人体出现因受寒引起的发热,不要轻易地用药去退热,那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那本篇“刺热”讨论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于发热以后的处理方法。当然,这种发热,不单是受寒引起的,气滞也会引起。比如生大气,有时也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导致经络受堵而发热。刺,说的就是有针刺的方法来解热。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乃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已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肾热病者,先腰痛胫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胫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已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已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夭,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

 

  热病气穴:三椎下间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项上三椎,陷者中也。颊下逆颧为大瘕,下牙车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