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②

在“脉要精微论篇”下半篇中,重点介绍各种病症对应的脉象,以及应对的方法。
在上半篇中,我们曾经提及,脉诊,不像面诊、掌诊那样看得见,因而,在诊断和传承过程中,不仅准确度不高,而且还不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实际上,受科技发展所限,古人在诊病时,不可能像现在西医有如此多的先进的设备及诊断手段,使其诊断结果,不仅看得见而且还摸得着,中医只能通过脉搏的跳动,来辨别各脏器状态和变化,因而,受医生个体水平差异的影响会很大。有经验的医生,和普通的医生,在脉诊上,差的会很远,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中医的科学性饱受质疑。因此,现在很多中医,尤其是学院派的中医,都几乎放弃了脉诊,而选用西医的诊断手段,先给病定性,然后再开方,这已经违背了中医辨症施治的思想。
那中医的脉诊,到底有没有科学性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存在即是合理的。既然能几千年流传下来,必有其科学道理。不过,在脉诊篇中,文章还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向内看”,也就是脏器的状态和变化,而很少的顾及“向外看”,也就是脏器以外的经络运行状况。只提及“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这一句。
在较早的文章中,我曾经多次提及,灯泡不亮,有可能是灯泡坏了,也有可能是线路问题,还有可能是开关的问题。同样,人体也如是。当一个人身体出现问题时,或许是他和脏器坏了,或许是经络堵了,也或许是开关出了问题,使得气血无法输送到目的地。但是,现在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地放到了脏器上,很少有人关心线路,也就是经络,这使得,很多病反复治都治不好。
经络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在这几年客户调理的实践中,我们把关注点,集中在了线路上,也就是通经络上,其结果,是出奇的好。很多客户的疑难杂症,都不药而愈。想起来,都令人不可思议,但确实是事实。
在结束“脉要精微论篇”的解读时,我们要提醒各位,脉的变化,不只是体现在脏器上,还体现在经络上!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2刺禁论之肝...10-06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1刺齐论之针...09-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0刺要论之刺...09-22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9脉解之上实...09-1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8大奇论之奇...09-08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7奇病论之积...09-01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6病能论之同...08-2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53刺志论之针...10-13
- [事件]全球流行吃红薯叶10-13
- [事件]扭伤肿起后慎冰敷10-13
- [事件]深蹲膝盖疼注意四问题10-13
- [事件]老人少练头颈绕圈10-12
- [事件]常打呼噜开车要当心10-12
- [事件]睡好了提升幸福感10-12
- [事件]多喝水能抗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