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中科院杨冰待产死深度分析

现在国家放开二孩了,大量的高龄产妇加入到了待孕待产的行列当中,杨冰事件虽然是空前的,但肯定不会是绝后的,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里我提出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医院,应该更加规范诊疗流程
对于高危的孕产妇,应该建立更严格的检查和诊疗程序,将可能出现的后果,尤其是产科四大死亡病症,要一一排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将可能出现的危险降到最低;
第二、个人,不要拿生命赌博
1月20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生二孩为养老那将是悲剧》(http://www.byb.cn/doc_11225.aspx),指出,对于高龄的育龄妇女来说,生不生二孩,是拿命在赌博,如果双方的身体根本就不适合怀孕,强行的后果可能是很悲催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男人都想要老婆多生,以证明自己多牛逼,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可对于女人来说,怀孕、生产、养育,所有的压力,绝大多数都要自己扛。所以,大龄女,生不生,自己考虑好了。
第三、单位,依法办事,杜绝公权介入私事
依法治国,是习总这一代领导集体最为看重并努力推行的。在处理社会矛盾上,要依法办事,一视同仁,不能因地位的高低来给对方施压,中科院理化所在此事的处理上是欠妥的,以后类似事件不能再发生。公民也要依法维权。
目前此事件还在处理当中,既然警方已经调取了医院的监控录像,事实应该会被清楚的还原,如果有“医闹”,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退一万步说,即使家属方面有一些过激行为,并不能掩盖或者减轻医院方面的过错,这是一码说一码的事。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最终向有利于家属方面妥善解决了,家属方面还真应该好好“感谢”中科院理化所出的这个头,因为,正是其行为太“出格”了,引起媒体的关注,才导致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医疗纠纷不普通了,这无形中给医院方在处理问题上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医院方只能拿“医闹”来为自己所犯的“失误”开脱,恐怕把因果关系搞颠倒了。
总之,在这件事情的处理和把握上,各方都要汲取经验、教训,以免今后再遇此类问题时,自己该如何把握,这才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据《北京晚报》21日的最新消息,当事双方同意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事。并且,从海淀警方对媒体的表态来看,杨冰的家属矿务局“滞留”,并没有医院方所谓的“医闹”现象。
原创不易,赞同的请分享!
- [本站]怎么看湖北天门的生育补贴08-21
- [本站]频繁使用大手机得了腱鞘囊肿08-14
- [本站]别有病网17岁 进入逍遥期08-07
- [本站]高温湿热蚊疫崇礼成热门旅居...07-31
- [本站]说说夏季受风寒这事07-24
- [本站]西瓜真不是啥人都随便吃的07-17
- [本站]网红一个拿命搏未来的职业07-10
- [本站]酷暑难耐当心空调病07-03
- [事件]日本陷入“单身税”争议08-22
- [事件]长寿老人有不少共同点08-22
- [事件]刺激迷走神经可加速卒中患者...08-22
- [事件]藿香正气治空调病十滴水治暑...08-21
- [事件]两成国人脂蛋白(a)高08-21
- [本站]怎么看湖北天门的生育补贴08-21
- [事件]中风后静养“废”身体08-21
- [事件]脉压差 血管老化“照妖镜”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