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谷穴

【名称】:漏谷
【归经】:脾经穴
【拼音】:Lòu gǔ
【国际标准代号】:
SP07
【特点】:
禁灸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5~1.5寸。
【描述】:
[穴义]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
[名解]
1)漏谷。漏,漏落也。谷,五谷也、细小之物也。漏谷名意指脾经中的浊重物质在此沉降。本穴物质由三阴交穴传来,因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及肾经气血物质进行了交换,上行至本穴的气态物质则温度偏低,在本穴的变化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浊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细小的谷粒漏落之状,故名漏谷。
2)足太阴络、太阴络。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其气与脾经其它的气血物质相比温度较低,穴内气压亦较低,脾经其它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汇聚并沉降地部,本穴有联络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脾经阴浊。
最新文章
- [事件]人类伤口愈合比动物慢07-16
- [事件]夏日三大过敏元凶伤身扰人07-16
- [事件]器官年龄影响寿命大脑最关键07-16
- [事件]腰高比更能预测心衰07-15
- [事件]三类病 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需...07-15
- [事件]膳食纤维是健康功臣07-15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40腹中论之上...07-14
- [事件]抓住心肌缺血的微弱信号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