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网评文章
CT与核酸检测同时进行有助确诊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董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纳入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CT影像为何会成为诊断方法之一,对患者从确诊到康复起到哪些作用?近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海波,副主任张笑春接受人民网采访进行解读。
事件气溶胶传播病毒的条件非常严苛
(来源:科技日报)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及解读,病毒传播途径的表述中增加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一表述将“相对封闭的环境”“长时间暴露”和“高浓度”作为可能的传播条件。
事件疫情期间甲亢甲减患者如何应对?
(来源:广州日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通常要定期回医院复诊。目前,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医院门诊没有全面开诊,甲亢和甲减患者复诊比较困难,该怎么应对?
事件专家解读第六版诊疗方案更新的内容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20日电(许晓华)在今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贵强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有利于提高诊断能力、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
事件每7天就有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去武汉
(来源:人民健康网)“中药材、贴敷、艾灸全部备齐,目标雷神山!”自2月15日起,由上海、吉林、广东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先后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此前,已经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组成的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奋战在武汉一线,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
事件磷酸氯喹被纳入6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来源:科技日报)2月18日,在广东省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谈到磷酸氯喹疗效时指出,磷酸氯喹够不上称之为新冠肺炎治疗的特效药,但其有治疗效果,且副作用不大,值得探讨和研究。
事件中医药抗疫从参与者变成主力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2月13日,广东省中医药中医经典病房主任颜芳在武汉汉口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查房时,一位患者竖起大拇指点赞:“我以前不相信中医,但昨天把你们开的药喝了两副,好像有一种惊人的效果,我觉得中医真不错,一天就有好转。”颜芳表示,“中医其实见效很快的,不是‘慢郎中’,关键要对症下药。”这段流传于网上的视频对话,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治疗。
事件居家防疫做好口腔保健少就医
(来源:北京日报)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生活习惯容易发生变化,如起居不规律、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改变、进食频率改变等,这些可能导致牙龈炎、龋病等情况的出现。另外,疫情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情绪也可能诱发口腔黏膜方面的疾病。
事件错!对马路广场等反复喷洒消毒剂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王国菁)消毒剂的频繁使用是否对身体或周边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对于阻断间接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但消毒一定要适度,应保证不对身体带来危害,不对环境带来长期的污染风险。
事件外出回家后外套如何消毒?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8日电(王国菁)外出回家后外套如何消毒?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在解答这一问题时表示,日常的外套,回家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回家后没有必要对外套消毒。
事件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占比85.2%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董童)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目前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
事件抗疫捐血浆与平时献血有3方面不同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董童)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大一院主任医师王贵强表示,疫情期间采集康复者血浆和平时献血存在三方面不同。
事件如何节约使用口罩?
(来源:人民健康网)佩戴口罩是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手段。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时时刻刻佩戴口罩,出门是不是必选N95呢?其实不然,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可以选择戴口罩或不戴口罩;在不同的公共场合,我们可以选择佩戴不同的口罩。
事件出门玩雪易被感染冠状病毒吗?
(来源:扬子晚报)鼠年的第一场雪翩然而至,一条“千万别出门玩雪”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空气中的冠状病毒被雪花带到地面,-25℃~5℃是冠状病毒最稳定的状态,也是感染性最强的状态,通过皮肤衣服接触病毒可存活3小时,如果您不能保证这三小时内不接触口鼻,衣服全部酒精消毒,切千万别出门玩雪!尤其是孩子!”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