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网评文章
青壮年睡眠障碍发生率逐年升高
(来源:北京日报)我很累,为什么睡不着觉?——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一些人难以入眠,其中不少是“90后”“00后”青壮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要捧着手机度过漫长孤独的夜晚。
事件12岁男孩身高1.72米妈妈还焦虑
(来源:钱江晚报)妈妈为何还很焦虑?8成以上受访家长认为,孩子长不高会失去很多机会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面向家长们发起的一项小范围调查“你担心孩子的身高吗?”中,勾选“不会有影响”的,是0人。
事件颈动脉变窄堵出中风
(来源:生命时报)颈动脉是连接心脏与大脑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颈动脉特别容易堵塞,其病变可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但引起足够重视的不多。
事件4名返校大学生发热患加湿器肺炎
(来源:北京日报)近日,北京佑安医院发热门诊里一次来了4名刚返校的大学生,她们同时出现发热,其中还有人伴有呼吸道症状。紧急诊断后发现是虚惊一场——同宿舍的这4个人都是因为使用加湿器不当,得了加湿性肺炎。
事件脑疲劳是现代人的通病
(来源:生命时报)人们常说“大脑越用越灵”,然而一直将弓弦绷得太紧,弓很快就会断裂,脑中的“弦”亦是如此。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近10年里,医院门诊咨询健忘问题的患者有非常明显的增多趋势,其背后主要是工作压力大以及网络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导致了“脑过劳”。
事件被我们忽视的14个伤心细节
(来源:生命时报)心脏是人体最勤劳的器官,片刻不息地工作,但我们对它的关怀却非常不够。美国“MSN”网站近日总结了14个意想不到的“伤心”细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红霞希望大家警惕,别让这些小事损害了心脏。
事件从减少“非必要熬夜”做起
(来源:北青报)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日前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当下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一项对2002名18岁至35岁青年进行睡眠相关问题的调查显示,近六成(59.5%)受访者习惯晚睡,入睡时间均在23点以后。同时,受访数据显示,睡眠质量差同时也带来了“易感到疲劳困倦”“注意力难集中”“头晕、内分泌紊乱等身体问题”“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焦虑”“记忆力减退”等影响。
事件久咳揪"真凶"不妨查一下肺功能
(来源:广州日报)岭南即将进入春夏转换时期,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多变,时寒时暖,病毒开始大量繁殖,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瑞琳介绍,有七种情况要检查肺功能。
事件每周少睡6小时工作失误率增1倍
(来源:广州日报)2021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本年度世界睡眠日的主题为“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理科主任张斌表示,睡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睡眠在生长发育、健康、免疫、认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全世界每四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失眠症。长期熬夜会增加肥胖、疾病、免疫力下降、心理问题、认知缺陷的风险。
事件肉先腌再烤可减少致癌物
(来源:生命时报)烤肉是很多人不能拒绝的美味,但在高温烧烤条件下,肉类易产生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等有害物质,增加患癌几率。近日,美国癌症研究所发布提醒,做到以下三点,有助降低烤肉致癌风险。
事件独居不等于活在孤岛上
(来源:生命时报)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建议为每位空巢老人办理身份卡”“允许医保全国漫游”“为单身青年提供租购房优惠”等频繁冲上热议话题榜单,它们都将焦点集中在独居群体上。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其中包括7700多万独居成年人,预计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甚至可能过亿。独居群体扩大,背后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慎重考虑和解决。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