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原创>> 书评>> 精读黄帝内经脉解篇第四十九

精读黄帝内经脉解篇第四十九

byb.cn
[书评] 作者 :XJ 日期:2013-5-20 08:00
【分页导航】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

  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

  所谓耳呜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呜也。

  所谓甚则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

  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少阳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胁痛也。

  所谓不可反侧者,阴气藏物也,物藏则不动,故不可反侧也。

  所谓甚则跃者,九月万物尽衰,草木华落而堕,则气去阳而之阴,气盛而阳之下长,故谓跃。

 

  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所谓胫肿而股不收者,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而一阴气上,与阳始争,故胫肿而股不收也。

  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脏腑间,故为水也。

  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脏腑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

  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

  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

  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点评】本段重点解读足三阳经的受病情况。


  ①腰脽痛者腰脽痛[shuí],义同"臀”。即腰痛连及臀。除上述病因外,《内经》认为"郁气郁”亦可致病,后世又补充了气血瘀滞等病因。参见寒湿腰痛、寒腰痛、瘀血腰痛等。


  ②正月太阳寅,关于,这里要说说中国的历法,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古代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改变岁首的月份,以表示五行相生,自己建立的朝代是必然的,合乎天意的。据《史记。历书》:夏以正月,建寅;殷以十二月,建丑;周以十一月为岁首,建子;秦并六国,以十月为岁首,建亥。所谓岁首,就是下一年的开始。汉朝建立,本应改岁首,由于其它事多,未暇顾及。到汉武帝时,因为以一年为365又1/4推算历书,年数太多,积累的误差日见明显,于是召集司马迁、落下闳等修订历法,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正月为岁首。月份和地支相配,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正月为寅,……这是很固定的。

  在《黄帝内经》中比附的历法,留下了历法的时代印记。如《素·脉解篇》:"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又如《灵·阴阳系日月》:"寅者,正月三生也”。这明确地说明,这些篇目的作者,已经接受了"太初历”改正月为岁首的事实。颛顼、夏朝也是以正月为岁首的,这些篇目决不可能是颛顼、夏朝的作品。


  ③阳未得自次也,即阳气未有次第。指的是,这个阶段,阳气虽然升发,但阴气尚盛,所以会发生一会阳盛,一会儿阴盛的反复现象,而不是阳气按次弟的顺序一直往上走。


  ④所谓强上引背者强上,证名。指颈项肌肉拘急而呈上仰状。《素问·脉解篇》:"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多见于痉病、高热患者。


  ⑤所谓甚则狂巅疾者,癫同


  ⑥所谓入中为喑者
  入中,指进入人的体内
  [yīn],嗓子哑。声由气发,气者阳也。阳盛则声大,阳虚则声微。若阳盛已衰,故喑不能言也。


  ⑦则为喑俳喑俳[yīn pái],风病的一种,舌强不能说话,四肢不能动作。此肾虚也,喑俳之状,舌喑不能语,足废不为用,盖肾脉侠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喑,肾脉循阴股循内联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


  ⑧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yǒu],窗户。


  ⑨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
  复争,反复争夺
  外并于阳,指被阳气合并于外,所以感觉身热,故弃衣。


  ⑩所谓客孙脉
  ,客居;
  孙脉,胳脉。


  【整段翻译


  太阳经有所谓腰肿和臀部疼痛,是因为正月属于太阳,而月建在寅,正月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但阴寒之气尚盛,当旺不旺,病及于经,故发生腰肿和臀部疼痛。


  病有阳气不足而发为偏枯跛足的,是因为正月里阳气促使冰冻解散,地气从下上出,由于寒冬的影响,阳气颇感不足,若阳气偏虚于足太阳经一侧,则发生偏枯跛足的症状。


  所谓颈项强急而牵引背部的,是因为阳气剧烈的上升而争引,影响于足太阳经脉,所以发生颈项强急。


  所谓出现耳鸣症状的,是因为阳气过盛,好象万物向上盛长而活跃,盛阳循经上逆,故出现耳鸣。


  所谓阳邪亢盛发生狂病癫痫的,是因为阳气尽在上部,阴气却在下面,下虚而上实,所以发生狂病和癫痫病。


  所谓逆气上浮而致耳聋的,是因为气分失调,阳气进入内部不能言语。若房事不节内夺肾精,精气耗散而厥逆,就会发生瘖痱病,这是因为肾虚,少有病的精气不至而发生厥逆。


  少阳所以发生心胁痛的症状,是因少阳属九月,月建在戌,少阳脉散络心包,为心之表,九月阳气将尽,阴气方盛,邪气循经而病,所以心胁部发生疼痛。


  所谓不能侧身转动,是因为九月阴气盛,万物皆潜藏而不动,少阳经气应之,所以不能转侧。


  所谓甚则跳跃,是因为九月万物衰败,草木尽落而坠地,人身的阳气也由表入里,阴气旺盛在上部,阳气向下而生长,活动于两足,所以容易发生跳跃的状态。


  阳明经有所谓洒洒振寒的症状,是因为阳明旺于五月,月建在午,五月是阳极而生的时候,人体也是一样,阴气加于盛阳之上,故令人洒洒然寒栗。


  所谓足胫浮肿而腿弛缓不收,是因为五月阳盛极而阴生,阴气始衰,在下初之一阴,向上与阳气相争,致使阳明经脉不和,故发生足胫浮肿而两腿弛缓不收的症状。


  所谓因水肿而致喘息的,是由于土不制水,阴气自下而上,居于脏腑之间,水气不化,故为水肿之病,水气上犯肺脏,所以出现喘息的症状。


  所谓胸部疼痛呼吸少气的,也是由于水气停留于脏腑之间,水液属于阴气,停留于脏腑,上逆于心肺,所以出现胸痛少气的症状。


  所谓病甚则厥逆,厌恶见人与火光,听到木击的声音则惊惕不已,这是由于阳气与阴气相争,水火不相协调,所以发生惊惕一类的症状。


  所谓想关闭门窗而独居的,是由于阴气与阳气相争,而外并与阳经使阳气盛,阳主热主动,热盛于上,所以病人喜欢登高而歌,热盛于外,所以弃衣而走。


  所谓客于孙脉则头痛、鼻塞和腹部胀肿的,是由于阳明经的邪气上逆,若逆于本经的细小络脉,就出现头痛鼻塞的症状,若逆于太阴脾经,就出现腹部肿胀的症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