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癌”最伤年轻人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我国对1414万人数据分析发现 “肥胖癌”最伤年轻人
该研究对2007~2021年中国1414万人的癌症登记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在65.1万例恶性肿瘤病例中,有48.47%与肥胖相关。研究指出,我国与肥胖相关的癌症的发病率每年增加3.6%,在年轻人群体中增长更为迅速,尤其是25~29岁的年轻人,其年均发病率增长超过15%。此外,“肥胖癌”发病率在连续几代人中呈上升趋势,2000后出生的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是1960年代出生人群的25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预测,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十年内我国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可能翻倍。
肥胖之所以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慢性炎症。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炎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细胞因子的释放,都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增殖和扩散。
②胰岛素抵抗。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引发胰岛素抵抗。为了维持血糖稳定,人体可能分泌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胰岛素及相关调节物质。许多癌细胞表面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之结合就可能刺激癌细胞的生长。
③干扰激素代谢。肥胖还可能干扰性激素的代谢,从而间接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例如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
在与肥胖相关的多种癌症中,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更容易找上年轻人。上述研究指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从2007年的17.37/10万人上升到2021年的23.89/10万人,且在25~29岁年龄段增幅最为显著;1999 年后出生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18~25岁的人群中,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增加42%。
令人担忧的是,现代社会给年轻一代带来的生活压力,以及熬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年轻人“肥胖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这种风险在年轻群体中的快速增加,不仅给现行的经济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且癌症年轻化趋势也会对社会运作产生影响,甚至出现年轻人不得不“带瘤上班”的情况。对于患者个人而言,超重/肥胖还可能降低临床治疗的效果,影响生存率。
面对当前状况,年轻一代应当做好科学有效的防治。《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提出,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的变化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减少“肥胖癌”。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成年人BMI应介于18.5~23.9;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在饮食方面,应以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为核心,控制总能量摄入,逐步实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比为20%~30%,蛋白质供能比为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尽量控制在50%~65%。最后,“迈开腿”,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张存琼 □副主任 冯长艳
《生命时报》 2024-09-10 第1832期 第18版
该研究对2007~2021年中国1414万人的癌症登记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在65.1万例恶性肿瘤病例中,有48.47%与肥胖相关。研究指出,我国与肥胖相关的癌症的发病率每年增加3.6%,在年轻人群体中增长更为迅速,尤其是25~29岁的年轻人,其年均发病率增长超过15%。此外,“肥胖癌”发病率在连续几代人中呈上升趋势,2000后出生的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是1960年代出生人群的25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预测,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十年内我国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率可能翻倍。
肥胖之所以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慢性炎症。肥胖的人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炎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细胞因子的释放,都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增殖和扩散。
②胰岛素抵抗。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减弱,引发胰岛素抵抗。为了维持血糖稳定,人体可能分泌出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胰岛素及相关调节物质。许多癌细胞表面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之结合就可能刺激癌细胞的生长。
③干扰激素代谢。肥胖还可能干扰性激素的代谢,从而间接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例如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相关。
在与肥胖相关的多种癌症中,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更容易找上年轻人。上述研究指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从2007年的17.37/10万人上升到2021年的23.89/10万人,且在25~29岁年龄段增幅最为显著;1999 年后出生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在18~25岁的人群中,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增加42%。
令人担忧的是,现代社会给年轻一代带来的生活压力,以及熬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年轻人“肥胖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这种风险在年轻群体中的快速增加,不仅给现行的经济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且癌症年轻化趋势也会对社会运作产生影响,甚至出现年轻人不得不“带瘤上班”的情况。对于患者个人而言,超重/肥胖还可能降低临床治疗的效果,影响生存率。
面对当前状况,年轻一代应当做好科学有效的防治。《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提出,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的变化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减少“肥胖癌”。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成年人BMI应介于18.5~23.9;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在饮食方面,应以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为核心,控制总能量摄入,逐步实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比为20%~30%,蛋白质供能比为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尽量控制在50%~65%。最后,“迈开腿”,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
有关【肥胖】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肺功能好坏一测便知11-08
- [事件]老迟到或因一心多用11-08
- [事件]过于礼貌 沟通变低效11-08
- [事件]智慧有三个维度11-07
- [事件]放调料有最佳时间11-07
- [事件]香薰类嗅觉经济爆发式增长11-07
- [事件]干眼症盯上儿童11-06
- [事件]多项研究揭示 娃为何精力旺...11-06
最新文章
- [事件]肺功能好坏一测便知11-08
- [事件]老迟到或因一心多用11-08
- [事件]过于礼貌 沟通变低效11-08
- [本站]说说口臭那点事11-07
- [事件]智慧有三个维度11-07
- [事件]放调料有最佳时间11-07
- [事件]香薰类嗅觉经济爆发式增长11-07
- [事件]干眼症盯上儿童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