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切了为何还长结石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胆汁仍会流经胆管 炎症梗阻诱其复发 胆切了为何还长结石
医学中,人们常说的“胆”其实是一整套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胆囊只是储存胆汁的一个器官。切除胆囊后,胆汁依然由肝脏合成、分泌,接着通过胆管系统排入消化道,只要胆汁及其流经的胆管还在,结石就可能再次形成。
根据结石位置和原因,胆管结石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继发性结石是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所致,切除胆囊后可降低其发生率,但切除过程中,偶有细小结石落入胆总管,造成继发性胆管结石,一般可在术后短期内被发现。原发性胆管结石与胆囊没有直接关系,常与不良饮食习惯、胆管慢性炎症、细菌感染、胆管狭窄或梗阻等因素造成胆汁引流不畅有关。此外,如果手术并没有完整切除胆囊,残留部分或胆囊管组织可能还会重新形成结石。
切除胆囊后再次出现胆管结石时,初期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一旦阻塞严重,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或绞痛,部分患者会高热,还可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发黄、皮肤瘙痒等症状。需要提醒的是,再次出现胆管结石的症状通常比单纯胆囊结石更严重,甚至可造成血压降低、心跳加速、意识障碍等情况,病情危重。如果结石通过胆管开口处掉入并阻塞胰管时,还可能引发胰脏炎、胆管炎。
既往有胆囊切除史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尽快完善抽血化验、超声、磁共振及CT等检查,明确胆道感染的严重程度、胆管结石位置、大小、数目,以及肝内外胆管是否存在扩张及狭窄等异常。如果结石单发且直径较小、胆管无明显扩张或狭窄,可暂不进行手术,定期复查即可;胆总管结石可通过手术探查取石、内镜辅助胆管取石或胆管外引流等治疗;多发的肝内胆管结石,且存在胆管扩张、肝脏萎缩等情况,常需切除部分肝、胆道探查取石等。如果是残余胆囊的结石,建议积极手术,切除残余胆囊或胆囊管,避免继发性胆管结石或残余胆囊癌变的风险。
降低胆结石的发生或再发风险,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三餐规律、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果、控制体重等;已切除胆囊的患者,如果结石复发风险高,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胆药物,并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
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副主任医师 窦常伟
《生命时报》 2023-05-23 第1705期 第16版
医学中,人们常说的“胆”其实是一整套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胆囊只是储存胆汁的一个器官。切除胆囊后,胆汁依然由肝脏合成、分泌,接着通过胆管系统排入消化道,只要胆汁及其流经的胆管还在,结石就可能再次形成。
根据结石位置和原因,胆管结石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两种。继发性结石是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所致,切除胆囊后可降低其发生率,但切除过程中,偶有细小结石落入胆总管,造成继发性胆管结石,一般可在术后短期内被发现。原发性胆管结石与胆囊没有直接关系,常与不良饮食习惯、胆管慢性炎症、细菌感染、胆管狭窄或梗阻等因素造成胆汁引流不畅有关。此外,如果手术并没有完整切除胆囊,残留部分或胆囊管组织可能还会重新形成结石。
切除胆囊后再次出现胆管结石时,初期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一旦阻塞严重,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或绞痛,部分患者会高热,还可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发黄、皮肤瘙痒等症状。需要提醒的是,再次出现胆管结石的症状通常比单纯胆囊结石更严重,甚至可造成血压降低、心跳加速、意识障碍等情况,病情危重。如果结石通过胆管开口处掉入并阻塞胰管时,还可能引发胰脏炎、胆管炎。
既往有胆囊切除史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尽快完善抽血化验、超声、磁共振及CT等检查,明确胆道感染的严重程度、胆管结石位置、大小、数目,以及肝内外胆管是否存在扩张及狭窄等异常。如果结石单发且直径较小、胆管无明显扩张或狭窄,可暂不进行手术,定期复查即可;胆总管结石可通过手术探查取石、内镜辅助胆管取石或胆管外引流等治疗;多发的肝内胆管结石,且存在胆管扩张、肝脏萎缩等情况,常需切除部分肝、胆道探查取石等。如果是残余胆囊的结石,建议积极手术,切除残余胆囊或胆囊管,避免继发性胆管结石或残余胆囊癌变的风险。
降低胆结石的发生或再发风险,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三餐规律、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果、控制体重等;已切除胆囊的患者,如果结石复发风险高,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胆药物,并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
有关【胆结石】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不咳嗽的误吸更要命11-06
- [事件]大脑保持年轻 炎症水平更低11-06
- [事件]有自信的人生育意愿强11-06
- [事件]缓解焦虑 先降体脂率11-05
- [事件]警惕“不良建筑综合征”11-05
- [事件]科技加持卒中治疗突破瓶颈11-05
- [事件]视线模糊竟是肺癌11-04
- [事件]阿司匹林为何有人吃了无效11-04
最新文章
- [本站]痔疮.肛门瘙痒.马应龙11-06
- [事件]不咳嗽的误吸更要命11-06
- [事件]大脑保持年轻 炎症水平更低11-06
- [事件]有自信的人生育意愿强11-06
- [事件]缓解焦虑 先降体脂率11-05
- [事件]警惕“不良建筑综合征”11-05
- [事件]科技加持卒中治疗突破瓶颈11-05
- [事件]视线模糊竟是肺癌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