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人容易睡眠呼吸暂停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很多人觉得,睡觉“打呼噜”是正常现象。殊不知,每个打鼾的人都在经历一场“危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反复塌陷导致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
受访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中心主任医师 欧 琼
本报记者 王淑颖《生命时报》 2022-10-11 第1646期 第16版
一是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
二是具有典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人,包括习惯性打鼾、日间嗜睡、可观察到的呼吸暂停、夜间喘息或憋醒、晨起头痛、醒后乏力、夜尿增多、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
三是具有明显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体征,包括肥胖、颈围大、下颌后缩、小下颌、舌体肥大、悬雍垂和软腭增大、扁桃体肥大。
四是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失眠、焦虑、抑郁。
五是一级亲属中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除此之外,职业司机、飞行员、消防员、从事危险工作(如高空作业、伐木)等特殊职业人群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会带来公共安全问题,也建议进行相关筛查。研究显示,制定全面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诊治方案,可减少73%的交通事故。
非特殊职业的患者如未及时诊治,可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缺勤等情况。因此,《共识》指出,可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筛查纳入职工常规年度体检项目。需特别提醒的是,孕妇最好在孕12~18周之间进行相关筛查。妊娠期的体重增加和生理变化,比如上气道黏膜充血、口咽部直径变窄、功能残气量下降和耗氧量增加等,可导致或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胎儿也有诸多不良影响,可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的风险。
《共识》主要执笔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中心主任医师欧琼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2015年美国医疗系统经济负担”显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认识不足,可损失数百亿美元,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长期治疗;嗜睡、疲劳等症状导致工作或交通事故。目前,我国尚缺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医疗负担的数据,但这一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积极干预。
目前,临床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主要工具包括量表和客观睡眠监测设备。随着科技发展,各种腕表类睡眠监测仪受到消费者青睐,但确诊必须由医疗机构采用医用级睡眠监测设备完成。对于确诊患者,《共识》特别强调筛查后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指导、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与随访等。其中,生活方式指导主要指减重、适当运动、建立规律睡眠、睡前限制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戒烟等。
有关【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