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为何阳虚的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 汤 诺
相比以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带来的是体质变化。普遍使用冷气空调、常食生冷寒凉食物、滥用抗生素、经常熬夜等,时刻损耗着我们体内的阳气。临床发现,阳虚人群普遍多了。
《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体质强弱表现为对某些疾病有较明显的倾向性、易感性,通过调理偏颇体质状态使之向平和质(人体9种体质中,只有它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均为偏颇体质)转化,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研究显示,中国一般人群中,平和质占 32.14%,偏颇体质占 67.86%,8 种偏颇体质中,阳虚质位列前三,这种体质较易发生胃溃疡、骨质疏松症、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阳虚体质是以阳气虚弱为主的体质状态,是许多疾病产生的体质基础。中医学认为,阳虚状态下,人体推动和温煦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症状,故阳虚体质又称“虚寒体质”。其形成与身体先天条件不足、后天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疾病及药物因素密切相关。阳虚体质的人典型表现为:四肢不温、畏寒喜暖、面色白、大便溏薄、自汗、舌淡苔白滑、脉沉微无力、耐夏不耐冬;性格上,少言懒语、沉静内向。
中医学典籍《素问》指出,阳气具有兴奋、推动、温煦、防御等作用,若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会显著降低,机体活力和功能也会被削弱,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可以说,阳虚则寒、则阴病,阳气是主宰,只有阴阳互相化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否则“阳”无法制约“阴”,阴过于亢奋,脏器活动便会减弱,津液与血气的运行会变得迟缓,最明显表现就是精力差、倦怠无力、怕冷、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
另外,阳虚是形成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条件。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可归属到“小疾”和“未病”范畴,阳虚所引发的一系列表现意味着患者处于“已病”状态。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