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伯脸上长“痘”竟是皮肤癌

自敷草药“痘”肿成“鸡蛋”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黄志权教授接诊了一位91岁的老伯。据其自诉,五年前发现右侧面部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肿物,当时不痛也不痒,老伯以为是“热气”上火所致,就自行用中草药外敷。可肿物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大,至今已有鸡蛋大小,并出现出血、疼痛等症状。多处求医无果后,老伯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志权向老伯和子女说明这一肿物并非外院所诊断的“血管瘤”,结合老伯的病史及表现,考虑“基底细胞癌”的可能性大,建议立即住院,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择机手术治疗。
肿物切除预后良好
令人欣慰的是,检查结果显示老伯不仅全身可耐受全麻手术,且根据颌面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物尚未侵犯至邻近的骨头,手术预后较预期好。但老伯面部肿物的生长范围较大,导致切除后的缺损较大,建议从大腿上取带血管的游离皮瓣进行修复。
在经过仔细术前评估和周全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完成。老伯术后送往重症监护室监测一天后,安返病房修养,如今病情已稳定。
发现肿物应尽早就医
黄志权提醒,面部小肿物不容小觑,应多加警惕。发现肿物应尽早就医,切勿自行处理,延误病情。
黄志权表示,“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面部。该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一般很少发生转移,在早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的预后。但是,肿物生长范围一旦扩大,或者侵犯邻近组织后,手术治疗不但难度增加、术中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且预后也大打折扣。
黄志权介绍,在全国范围来说,高龄为手术增加了一定的风险,但高龄并不是游离皮瓣和全身麻醉的禁忌证。(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张阳、刘文琴)
- [事件]AI+中医 诊疗更精准07-31
- [事件]豆豉里有种“长寿素”07-31
- [事件]眼中风 时间就是视力07-31
- [事件]渐冻症创新药物国内上市07-30
- [事件]长胖也可能是甲减的事07-30
- [事件]主食里的含油大户07-30
- [事件]孩子的智商由啥决定07-29
- [事件]冷中暑:冷热交替导致血管痉...07-29
- [本站]高温湿热蚊疫崇礼成热门旅居...07-31
- [事件]AI+中医 诊疗更精准07-31
- [事件]豆豉里有种“长寿素”07-31
- [行业新闻]中国将发放育儿补贴07-31
- [事件]眼中风 时间就是视力07-31
- [事件]渐冻症创新药物国内上市07-30
- [事件]长胖也可能是甲减的事07-30
- [事件]主食里的含油大户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