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新方法:从大便即可检测肠癌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医师 任东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医师 邹鸿志
10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发布了一项适合中国人的肠癌检测新技术,通过粪便基因检测技术,能筛查出91%的早期肠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任东林教授表示,肠癌早期治疗治愈率高达到90%以上,但通常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肠癌早期诊断,可显著提升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研究人员表示,粪便基因检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如果出现阳性结果仍需要通过肠镜进行确诊和干预。▲
(本报特约记者简文杨、傅新晖)
10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发布了一项适合中国人的肠癌检测新技术,通过粪便基因检测技术,能筛查出91%的早期肠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首席专家任东林教授表示,肠癌早期治疗治愈率高达到90%以上,但通常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肠癌早期诊断,可显著提升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目前大肠癌有两种筛查方法。第一种是肠镜检查,准确率高,但过程痛苦。第二种是粪便隐血筛查,无创、方便、便宜,但准确性不高,假阳性率达到了20%, 筛查准确性,只有30%~65%。
而该新技术研究团队的负责人邹鸿志教授介绍,大肠癌一般发生于结直肠上皮组织中,在向肠腔内生长过程中,不断有肿瘤细胞 脱落到肠腔内并随着粪便排出,脱落的肿瘤细胞中含有特殊成分(如发生了突变和甲基化的人类基因)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他们的基因检测技术就是通过检测粪便中混合的脱落细胞是否是癌细胞,来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大肠癌或者癌前腺瘤。利用新检测技术研发的试剂盒,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当特异性为93% 时,对肠癌的检测敏感性达83%;I、II期肠癌的检测敏感性达91%;癌前腺瘤的检测敏感性亦可达64%。
研究人员表示,粪便基因检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如果出现阳性结果仍需要通过肠镜进行确诊和干预。▲
(本报特约记者简文杨、傅新晖)
有关【肠癌】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
- [事件]警惕血压突然“爆表”04-28
最新文章
- [事件]很多强迫症未及时就诊04-30
- [事件]胆经-人体有条易堵路线04-30
- [事件]尿液就像身体的日记04-30
- [事件]老年皮炎常伴合并症04-29
- [事件]手脚突然变色 警惕雷诺现象04-29
- [事件]中风后记性不好能治吗04-29
- [书评]徐说内经素问29太阴阳明论...04-28
- [事件]双脚为“高脂”报警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