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时也是踏青节

【byb.cn】今天是农历的清明节。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篇有关青明与养生的文章,读来还是有点意思的。
历书:2010年4月5日,农历庚寅年二月廿一
释义:今天凌晨05时30分,太阳到达黄经15°,为“清明”节气。《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同时也是节日的节气。
民俗:
①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成为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②放风筝:古代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里也会在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放飞,远远看去像天上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访谈:阳气上升之时,多吃蔬菜少吃肉
市气候中心主任程炳岩、西南大学民俗专家余云华(以下统称“专家”),为我们揭开清明节气的种种奥秘。
记者:提起清明,大家就会想到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专家:这首诗很好地概括了清明最重要的两个习俗,一是扫墓,二是踏青。你看前面还是“路上行人欲断魂”,有些悲切的样子;但话锋一转,却又“借问酒家何处有”,扫完墓就去踏青、消遣去了。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种在追思先人的同时乐观前行的积极精神,所以清明在古代又叫“踏青节”、“三月节”,你可以看到人们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的欢乐景象。
记者:最近天气也是阴雨绵绵,为何清明时节总会雨纷纷?
专家:这种天气现象在南方地区比较普遍。清明前后正是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就这样冷暖空气在江南上空来来往往,忙碌异常,因此使这一带常常出现细雨纷纷的天气。此外,这时低气压里的云走得很快,风很大,雨很急。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
记者:这时大家都会出门踏青,养生保健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专家:清明时节是皮炎、哮喘、肠胃不适等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市民应注意预防。在饮食上,这时候正是阳气上升之时,应该减少肉类等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也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有些市民喜欢趁着踏青去野外采摘野菜,则要小心有毒,不可盲目食用。记者杨娟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
- [事件]厌食症发病越来越早05-15
- [事件]写作业慢不都是笨05-15
- [事件]女性听力优于男性05-15
- [事件]排便有了专业指导05-14
- [事件]幸福晚年有个法则05-14
- [事件]嚼硬食增强记忆力05-14
- [事件]说话流利更可能长寿05-13
- [事件]适合国人的护脑饮食05-13
- [本站]做手术如何找到靠谱的医生05-15
- [事件]厌食症发病越来越早05-15
- [事件]写作业慢不都是笨05-15
- [事件]女性听力优于男性05-15
- [事件]排便有了专业指导05-14
- [事件]幸福晚年有个法则05-14
- [事件]嚼硬食增强记忆力05-14
- [事件]说话流利更可能长寿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