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别有病》网站

bybcn
别有病首页>>网评>> 事件>> 年关防健康陷阱 专家支招被骗法宝

年关防健康陷阱 专家支招被骗法宝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28 09:00
【分页导航】

 

  中国出镜率最高的警察是谁?可能非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莫属。他是一位善编民谣的“明星警察”,被誉为“最可爱的三防专家(防偷、防骗、防骚扰)”、“大爷大妈们的守护神”。年末至春节期间,正是罪犯作案高发期,本报特专访王大伟教授,为您揭秘健康领域的重重陷阱,并奉上防止被骗的几大法宝。
      
    
      
    国外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平均会被骗三次,但这三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遭遇。“事实上,4%的人承受了40%的犯罪伤害,其中中老年人和小孩是重点人群。”王大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健康领域,针对中老年人的陷阱最多。他们之所以容易被盯上,一是上了年纪,难免有个腰腿疼、高血压等病,所以有这方面需求;二是他们属于弱势人群、反抗能力较差的“软柿子”。


      
    王大伟介绍说,目前非常常见的就是“神医”类诈骗,一是“草鞋神医”,找“托儿”和中老年人搭讪,收集信息后再传给“神医”,骗取信任后让老人掏钱治病消灾;二是“姜末神医”,   以神药需要姜末做引子为由,趁受骗者集中精力切姜末时,把家里的财物洗劫一空;三是“虫子神医”,打着刮痧的旗号,把从你背上刮下来的东西放到瓶子里,过了一会儿瓶子里就出现血和虫子。以上这些骗术的主要对象都是中老年人。


      
    “总的来看,骗子行骗有这么五部曲:画个大馅饼———靠‘托儿’或‘神迹’让你相信真有馅饼———偷梁换柱,无中生有———你交钱他成功———拿钱后逃之夭夭。”王大伟说,骗子还会在空间、时间、氛围上做文章。“时间上看,年末就是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高峰;空间上,有句民谣:菜场医院旅游点,庙会车站银行前,地下通道过街桥,大的超市金柜前;氛围上,越是有温暖、有亲情、异性之间,危险性就越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老年人退休时间较长,对社会接触减少,新知识吸收也少,加上已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有些人性格还比较固执,自以为很有社会经验,认准个理儿一头牛也拉不回来,即使有旁人提醒是骗子,也听不进去。这些心理上的弱势都容易被罪犯所利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