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列表
噪音每增5分贝心血管病风险升3成
(来源:科技日报)长期被噪音烦扰不利于身体健康,但人们很少会将其与心血管疾病联系在一起,科学家对于噪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机制也不甚了解。美国一研究小组最新研究证明,长期暴露于噪音会导致炎症、血管损伤和心脏病。他们26日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与压力相关的大脑中枢,尤其是杏仁核,可能是噪声触发并导致疾病变化的渠道。
事件骨痛合并贫血肾病警惕多发性骨髓瘤
(来源:广州日报)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腰椎病颈椎病多发,很多年轻白领久坐腰酸背痛也是家常便饭。殊不知有些严重的疾病往往隐蔽其中,比如多发性骨髓瘤,七成的患者早期症状就表现为骨痛,但人们却很容易误认为就是太累了、腰椎颈椎劳损一类。往往等到查出了贫血、肾功能不齐了,才能诊断出真正病因。
事件3年内京急救号码将统一为“120”
(来源:北青报)昨天,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继续进行,北京市副市长卢彦作了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出,本市计划用3年时间,将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实行全市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实现一个急救号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逐步将999号码回归红十字会“救灾、救助、救护”职能,999将逐步加强承接非急救转运服务和航空医疗救援任务。
行业新闻心衰不是老年人“专利”
(来源:新华网)双十一后,合肥快递员小张业务非常繁忙,原本他以为只是得了感冒,却没想到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衰,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专家提示,心衰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秋冬季节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可成为引发心衰的“罪魁祸首”。
事件穴位的故事215步廊:止咳平喘

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阴肾经的第21穴幽门,它对治疗胃下垂有一定的帮助。今天,我们继续沿肾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22穴步廊,它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书评“孕傻”?怀孕生娃不会影响智力
(来源:科技日报)人们经常说“一孕傻三年”,是指生完孩子后,很多妈妈确实变得有些“傻”。做事丢三落四,转头就忘要做的事情。而有的妈妈如果加上怀二胎,“傻”的时间和状况似乎还要严重一些。这“一孕傻三年”到底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还是确实有它的科学依据呢?就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李真教授。
事件睡太多患痴呆风险加剧?
(来源:科技日报)近日,美国佛州MiamiMiller大学发表研究结果称,每晚睡9个小时的人,记忆力和语言能力明显下降,这些是阿尔兹海默症等痴呆症的早期症状。研究调查了5247名45岁至75岁的西班牙裔美国人7年的睡眠情况。结果发现,每晚睡9小时的人群,他们的认知能力全面下降,学习能力下降了22%,语言流利度下降了20%,记忆力下降了13%。消息一出,惹得民众议论纷纷,很多人更是担忧,睡眠时间长真的和老年痴呆有关系吗?
事件参加男友同事聚会我就像个隐形人
(来源:重庆晚报网)谈恋爱时,被另一半带去参加朋友聚会,往往彰显出自己的重要性。最近24岁的范荣静却很讨厌参加男友的同事聚会,即使大家都要带家属,她也想逃避这样的聚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件避孕药能治很多妇科病
(来源:生命时报)说到避孕药,很多女性都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认为它的功效就是避孕。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药师刘容吉说,口服避孕药(不包括紧急避孕药)是低剂量雌、孕激素的复合制剂,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包括第三代短效避孕药,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和第四代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优思悦)。因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除了用于避孕外,它还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
事件带上枕巾出差睡得踏实
(来源:生命时报)很多平时睡眠不错的人去外地出差、旅行或是探亲访友时,总是不习惯“新”床,导致失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我们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认床”。这种现象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有办法解决吗?
事件胸椎管狭窄症极易被误诊为腰椎病
(来源:大河报)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脊柱疾病。其实,胸椎也会出现这些因退行性椎间盘突出、增生等导致的问题,不但导致双下肢瘫痪的几率更高,且易被误诊,耽误治疗。
事件一旋横 二旋拧 三旋打架不要命?
(来源:北青报)“旋”,有的地方也叫“顶”,是头发围绕着生长的一个中心点。关于“旋”,还有很多的说法,可能是因为“旋”长在头上,而且头发又呈环绕式地生长,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于是就有了很多这样的传言。诸如“头上旋多,心眼就多”“一旋横,俩旋拧,仨旋打架不要命”等等。这些说法有些就是顺口溜,有些甚至还互相矛盾。其实孩子的性格好不好、到底聪不聪明,跟孩子头上的“旋”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事件报复性熬夜 你报复的究竟是谁
(来源:中青报)有时候,一则新闻没什么震撼力,几则新闻放在一起看就颇耐人寻味了。比如,“当代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养生”“近六成大学生都有脱发困扰”“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率连年飙升”……
事件男童突发惊厥竟是嗜铬细胞瘤惹祸
(来源:山西晚报)太原8岁男童小乐突发呕吐、惊厥,就诊时,血压高达220/130mmHg。家人紧急将其转至山医大一院就诊,医生确诊他患上了罕见的“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经过该院小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医生的通力协作,顺利切除肿瘤。日前,小乐终于康复出院。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