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文章列表
天气转冷小心银屑病复发
(来源:北京日报)深秋渐寒,又到了银屑病高发的季节。银屑病听起来陌生,但它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牛皮癣。这是一种反复发作、较难根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多在冬季加重。它虽然是皮肤病,但鉴于它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影响,临床上并不只当做单纯的皮肤病来对待,而是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
事件地铁站有了AED用它救人你会吗
(来源:北京日报)据媒体报道,本市自10月27日起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工作,目前有的站点已完成配置,预计到2022年底实现AED设备全覆盖。在心脏骤停这种可怕的意外事件面前,心肺复苏和AED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现状是,很多人对AED“不会用”“不敢用”。今天,我们再来讲讲AED的使用方法,希望在面对意外时,能有更多人勇敢并正确地使用它。
事件涮肉无节制当心吃出“脑病”来
(来源:北京日报)秋风一起,年过六旬的张先生就过足了嘴瘾,连着喝了3天羊汤,又接着涮了3天肥牛。没多久,家人发现张先生有点儿不对劲,说话开始颠三倒四,“3+5等于几”算不出来,还把马桶当作洗手池。
事件长“富贵包”是因为胖?
(来源:科技日报)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身边有人的后颈部长有一个巨大的肿块。因其多见于体态丰盈、面带“富贵相”的人身上,所以一些老百姓认为,这个包出现的原因是肥胖,称其为“富贵包”。
事件“食”走老年肌少症
(来源:人民政协报)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会遭遇各种疾病的困扰,比如常见的肌少症,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与心理上的困扰,使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因此,我们应该及早预防,减少肌少症的发生。
事件保护脑血管为卒中而动
(来源:生命时报)编者的话: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闭塞,从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卒中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约110万人死于该病。今年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主题是“为卒中而动”。《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教你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入手,将这种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事件高血糖是怎么伤血管的
(来源:生命时报)常言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核心就是血管并发症。有位学者曾说过,若糖尿病没有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就不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石平介绍,高血糖导致的血管病变分为两种: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大中血管,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相对于正常人来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比高脂血症患者更早、更快,预后更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则属于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分别是成人致盲、终末期肾病和非创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
事件65岁血瘀男怕冷爱感冒究竟为何

2020年11月8日14:00~18:00,开车前往北京市海淀区回龙观,为65岁的L先生调理经络。这是一个很奇葩的案例,直到现在仍有疑点未解!下面将调理情况和大家汇报一下:
本站54321,骨松远离你
(来源:生命时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突出,骨质疏松症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健康问题。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大楼,骨骼就好比钢筋框架,一旦钢筋出现问题,大楼就会岌岌可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谢忠建教授,总结了防治骨质疏松的“54321”口诀,向大家介绍如何保护好人体这座“大厦”。
事件指甲有竖线可能营养差
(来源:生命时报)身体有疾病,自身会报警。指甲变化就暗示身体内部正在经历从维生素缺乏到严重疾病等问题。英国《镜报》最新刊载了澳大利亚悉尼营养学家菲奥娜·塔克博士总结的“指甲发出的健康提示”。
事件中年得糖尿病老了易脑梗?
(来源:人民健康网)编者按:天津医科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年时患上糖尿病的人以后患上脑梗(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升高30%。此外,那些在四五十岁得上2型糖尿病的人到60多岁时大脑血管狭窄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了2倍。预防糖尿病,看看专家的建议。
事件骨关节炎预防要趁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时值金秋,很多老人都会外出游玩,对于患有骨关节炎的老人,也不必“宅在家中”。专家提示,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治疗可减轻疼痛,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步行能力,并降低跌倒风险。
事件女子产后突发头痛竟是脑膜炎
(来源:广州日报)月子期间出现头痛,大多认为是产后激素及生理变化、睡眠不足、疲劳所致。然而,汕头一女子从产后12天开始便出现头痛症状,最终却查明是隐球菌脑膜炎,而罪魁祸首可能是家里养的鸡!幸好,该女子的头痛最终在广州顺利治愈。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