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夏季流行贴伏贴

	
在我国古代,运用贴膏治病的方法由来已久,而“三伏贴”目前可查的文字记录就是清代张璐编撰的《张氏医通》。《张氏医通》中提到“三伏贴”采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等共为末,入麝香,以生姜水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冷哮。”
	
白芥子:【性味】辛,热,【归经】入手太阴肺经。有资料说有毒,也有说无毒。【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细辛:【性味】辛,温,【归经】入肺、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甘遂:【性味】苦,寒;有毒,【归经】归肺、肾、大肠经。【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更不利,消肿散结:外用可治痈肿疮疡。
	
麝香:【性味】辛、温,【归经】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生姜:【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胃、脾经。【功能主治】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大家注意到了,上面几味药全部都是热性药。符合中医治疗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思想体系。
	
- [本站]网红博主小片中的中医误区10-30
- [本站]14经脉中最容易堵的点合集10-23
- [本站]肝经中最容易堵的三个点10-16
- [本站]督脉中最容易堵的三个点10-02
- [本站]任脉上最容易堵的点09-25
- [本站]大肠经上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8
- [本站]肺经中最容易堵的两个点09-11
- [本站]颈部刮痧切勿触碰的雷区09-04
- [事件]有些“缺陷”是健康表现10-31
- [事件]学习障碍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10-31
- [事件]中风后练有氧改善认知10-31
- [本站]网红博主小片中的中医误区10-30
- [事件]吃好了疼痛少10-30
- [事件]适度抗炎才能长寿10-30
- [事件]脑血管是怎么被堵住的10-30
- [事件]心衰表现 男女差异大10-29









 
			    
			    
			   